东华实践团发掘六朝文化遗产 宣扬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承载着一个地区的人文景观和当地的民族风情,是中国悠久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象征。为此,我国开展了许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许多省份也纷纷响应号召,建立了一座有一座的博物馆。今天,实践团成员选择了著名的六朝博物馆来探访非遗文化。实践团成员于8月5日下午13:00博物抵达六朝博物馆。六朝博物馆于2008年建立在六朝建康宫城的建筑遗址上,馆内馆有约1200件文物,六朝博物馆展出青瓷器、陶俑、墓志、建筑构件、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六朝建康城城墙和大型排水设施遗迹,并介绍六朝名人故事,是一座馆藏丰富,具有丰厚历史文化的展览馆。

实践团成员首先进行通过街头采访的方式了解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且采访的对象也覆盖了每个年龄段的人员。其中,来参观博物馆的小朋友和老年人大多为本地人员,并且都希望将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而青少年和社会人员大多为从外地来的旅游人员。小朋友对唐人、皮影戏、剪纸这类有趣且表达直观的非遗感兴趣,并且对一些有趣的非遗文化图片产生兴趣,然后通过这些非遗文化的注释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含义。大学生大多从主流网络平台上了解到南京的非遗文化,并对雨花茶,南京云锦这类知名度和宣传度高的非遗文化产生兴趣。社会人员大多也对剪纸、云锦这类知名度高的感兴趣,并且喜欢当地的小吃文化和轻松、惬意的人文环境,以及旗袍类传统文化的独特做工,希望在地铁这类常去的地点进行宣传。老年人大多为博物馆的常客,对非遗文化发展史感兴趣,对南京这座古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浓厚的感情,并希望能在手机、电视上进行保护非遗文化的宣传。

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文创周边商店,发现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例如玩偶、徽章、茶具、手提包等等。文创产品是从非遗文化中诞生,目的是为了让非遗文化以全新的物质形态融合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起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作用,还能促进消费,提当地的经济水平。
六朝博物馆还举办了“博物知旅达人活动”和大手拉小手“六朝青”小青莲培养计划。“博物知旅达人活动”通过号召社会群体,将其在博物馆的所闻所感发布到微博上,以最真实、最朴实的角度来评价博物馆,拉近人们群众与博物馆的距离,让人民群众知道非遗文化和自己并不遥远,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员来进行参观,缓慢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最终达到宣传非遗文化的目标。而大手拉小手“六朝青”小青莲培养计划则将重点放在青少年的培养上,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只有让青少年了解本地的非遗文化,才能使得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时间:2022-08-23 作者:贺振东 曹雨珊 来源:东华大学 关注: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党史学习活动
  • 南师大“城市烟火气”——新时代疫情背景下江苏省夜市经济现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