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星火同绘·传声”实践服务团与“述忆家国·语通华夏”实践团联合多家单位,在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共同举办了一场以“铭记英烈·启迪未来”为主题的红色教育行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在历史现场感悟红色精神,在实践互动中传承革命薪火。
清晨的阳光洒在方尖碑广场,30名少先队员在家长和志愿者的陪同下整齐列队。鲜艳的红领巾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孩子们的目光中满含着对历史的敬畏。本实践团成员韩文琪细心分发研学资料,组织签到引导,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在庄重氛围中拉开序幕。
图为少先队员列队
静默致哀,誓言铭心 全体参与人员肃立于方尖碑广场,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静谧之中,唯有鸟鸣掠过枝头,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随后,在少先队旗的见证下,孩子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们将永远铭记先烈功绩,传承红色基因……”铿锵誓言在广场上空回荡,革命精神在这一刻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鲜花献英烈,深情寄哀思 在韩文琪的带领下,孩子们手持素净的菊花,列队走向烈士纪念碑。三次深深鞠躬后,他们将鲜花轻轻敬献碑前。朵朵菊花静静绽放,寄托着对革命先辈无尽的缅怀与崇高的敬意。
图为少先队员向烈士献花
历史再现,精神传承 在纪念馆内,孩子们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透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重温那段烽火岁月。老师深情讲述周训典烈士的英勇事迹——作为飞虎队成员,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始终坚守战斗岗位,创下卓越战绩。当听到英雄荣获以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名义授予的飞行十字勋章(是当时最高的奖章)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此外,镇海保卫战、石滩战斗等本土抗战故事的讲述,更让孩子们对家乡的红色历史有了深刻认知。
图为老师向孩子们讲解历史
代际共学,情感共鸣 家长们全程参与,不时用手机记录下感人瞬间。一位父亲感慨:“这样的实地教育胜过千言万语,让孩子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活动最后,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标准的普通话复述英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红色讲述”等环节,将内心的感悟转化为生动的表达。
“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我深深体会到传承的意义。”一位志愿者动情地说。实践团成员也表示:“当孩子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时,我们看到了红色基因在新一代身上的延续。”
本次活动是本实践团创新红色教育模式的深入探索。通过实地研学、情感体验与语言表达的结合,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语言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未来,本实践团将持续推进“红色+语言”教育实践,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
图为韩文琪与少先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