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拓新先锋”团队开展宣讲活动
2024年10月22日至2025年5月2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五期红色之声“拓新先锋”团队围绕主题“弘扬特区精神,勇当改革先锋”,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宣讲模式,在湖北省、上海市等多个省份展开了宣讲,宣讲范围涉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目前宣讲人数已累计达到2419人。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一决策为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成立,至今40 多年来,特区人民披荆斩棘,拼搏奋斗,在“杀出一条血路”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本团队在整体把握特区精神的核心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特区精神的内涵价值,从“以敢闯敢试开拓未来之路”、“以敢为人先书写勇者风范”、“以埋头苦干绽放奋斗光芒”三个部分展开宣讲,讲述经济特区锐意进取、不断奋斗的先锋故事,阐释特区精神价值意蕴,让广大青年群体坚定理想信念,紧跟党的脚步,继承并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宣讲过程中,团队通过典型的特区建设案例、图文并茂的展示以及互动交流的方式,这些丰富的宣讲形式让听众更加投入,提升了宣讲效果,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特区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宣讲强调特区精神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见证了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从落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也为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作出了重要示范。特区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埋头苦干的精神风貌,对于新时代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广大听众而言,开展宣讲加强了广大受众对特区精神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体会,激发了在自身岗位上勇于探索、担当作为的热情。对团队成员而言,开展宣讲提高了团队成员对改革开放历史与精神内涵的理论认知,培养和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与内容传播能力。
本团队宣讲以“特区精神”为主题,通过学习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讲述“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具体内涵,结合袁庚推动蛇口改革、特区建设者昼夜攻坚等一代代奋斗者的光辉事迹,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特区精神,传承改革创新基因,激发同学们的奋斗热情,以勇挑重担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的时代担当,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在各次宣讲工作中,团队成员有着明确的共同目标,能够及时沟通、互相帮助,合理分工完成PPT制作、案例搜集、现场组织等任务,广泛开展预热宣传,始终致力于讲好每一场宣讲,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在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关注新时代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等社会热点和国家发展需求,主动学习特区建设相关历史文献与政策理论,促进成员在历史认知与理论知识方面的积累,扎实团队成员的理论基础,同时在与听众互动、应对现场提问、优化宣讲文稿的过程中,提高了成员沟通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及文稿编辑能力等。放眼未来,我们将继续在每一次宣讲过程中认真感受特区精神的时代力量,继续弘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姿态、不负韶华的时代担当、实干兴邦的决心意志,不懈探索宣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砥砺前行传递改革奋斗正能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