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铭记先驱风骨 赓续红色血脉

    发布时间:2025-09-14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青匣红创”调研团
铭记先驱风骨 赓续红色血脉
——王稼祥纪念园举行诞辰119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为深切缅怀王稼祥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红色精神,在其诞辰119周年之际,一场庄重而富有传承意义的纪念活动在王稼祥纪念园举行。活动凝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敬仰之情,通过献花、赠书、情景剧、互动学习等多种形式,搭建起代际传承的桥梁,让英雄事迹与革命信仰深深植入青少年心田。
总起: 深情追思,多元纪念凝聚敬意
清晨的王稼祥纪念园肃穆而温情。在王稼祥同志半身铜像前,阳光普照,一群胸佩鲜艳红领巾的小小讲解员们神情庄重,双手轻托象征崇敬与思念的黄白菊花,整齐列队。在纪念园的深情注视下,他们向先辈铜像深深鞠躬,献上最诚挚的缅怀。晨露轻缀花瓣,如同孩子们清澈眼眸中闪烁的光芒——那是革命荣光在年轻心灵中激荡的共鸣。同在现场的还有,王稼祥同志的亲属代表、侄孙吴局长,退伍老兵琚书旺老人以及山东大学青匣红创社会实践队的同学,肃然凝望。青年与少年的无声并肩,不同代际的人们共同追思,他们对历史印记的特别注目与传承,仿佛穿越时空的致敬誓言在这庄严之地悄然回响、汇聚成鲜活的力量。
分述一: 厚重赠书,烽火岁月的无声传承
活动进入“珍籍厚赠”环节,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退伍老兵琚书旺先生缓步上台,岁月的痕迹镌刻在他饱经风霜的手上。他微微颤抖着,郑重托起一本用旧报纸仔细包裹的珍贵典籍——《红军长征记》。书本上的每一道褶皱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琚老诚挚嘱托:“要让后来者真正走近历史深处,方能掂量先驱者的分量与尊严。”现场的红领巾志愿者们屏息凝神,专注聆听。稼祥纪念园管理处主任朱忠霞女士如同守护无价之宝般,双手郑重接过这本承载着烽火记忆的著作。这一刻,前辈的无私传递与后辈的虔诚接纳在此刻温暖交融,精神的薪火完成了一次无声却意义深远的交接。
分述二: 情景再现,革命激情的跨越时空
园内的小剧场内,阳光透过树梢洒满舞台。大学生们带来的情景剧《江城狮声》正激情上演,生动再现了江城学潮的热血画卷。年轻学子们振臂高呼的爱国呐喊,穿透历史的隧道,猛烈撞击着台下每一位观众的心弦。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小讲解员情不自禁地攥紧了衣角,随着台上的誓言轻声应和,稚嫩的声音里饱含力量,仿佛已在心间点燃了永不熄灭的信仰火炬。身旁的志愿者眼眶湿润,与孩子们交换着无声却充满敬重的眼神,共同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赤诚激情。
分述三: 寓教于乐,信仰种子在欢声中播撒
随后进行的“你画我猜”环节,则为严肃的纪念活动注入了欢乐的活力。红领巾讲解员们成为主角,他们青春洋溢,将历史事件、人物形象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五四运动”——一个小男孩奋力向上擎举的双臂和沉着的表情立刻被同伴领会;“抗争精神!”一个女孩雀跃回应,笑靥如花。山东大学志愿者大姐姐们也被孩子们的快乐感染,用相机记录下这寓教于乐的美好瞬间。知识与信仰的种子,悄然在欢声笑语中种下;理解与共鸣的涓涓细流,在新老“讲解者”之间悄然传递。他们写下心中想要对王爷爷说的话贴在展板上,微风拂过大小志愿者的衣襟和飘扬的红领巾,构成纪念园里最动人的风景线——奉献、接力、守护与担当的力量,在年轻一代的心底交汇、激荡、绵延不息。
总结: 精神永续,时代新章正由青春谱写
当少年嘹亮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当白发长者与红领巾少年在铜像前传递历史的温度,一个共同的信念已清晰烙印在每一颗赤子之心:历史从未沉睡,英雄的风骨正由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传承与点燃。飘扬的红领巾不仅是旗帜,更是承载未来希望的灼热火种;青年大学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引领时代进步的明亮星光。从琚老手中递来的泛黄书页,到孩子们舞台上回响的呐喊;从清晨铜像前肃立的花束,到青春与童真的欢快碰撞——所有情感的激流最终汇成了一曲壮阔的心曲:铭记,是对先驱最深沉的敬意;传承,是对信仰最坚定的践行。今日的少年与青年,正在共同谱写着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使命的崭新序章!(通讯员:谢珞彤)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