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队概述
“甲子医路致敬仁心,薪火相传使命在肩。” 在湖北医药学院六十华诞来临之际,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医者仁心,探寻医学事业的薪火相传之路,2025.6.28-2025.8.31,湖北医药学院“医路赓续,声生不息”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以“对话医学前辈,传承使命担当”为主题的特别社会实践活动。本实践队由黄蔷老师、董丽君老师带队指导,成员由来自临床医学、护理学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代表构成。值此校庆六十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团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新一代湖医药学子,我们既是历史的聆听者,更是未来的书写者。我们旨在通过面对面访谈学识渊博、奉献一生的医学前辈们,追溯学校六十载办学的风雨历程,挖掘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深刻感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济世、励学育人”的办学精神和“厚德、勤学、求实、创新”的校训。

团队成员:杨圣杰、朱俊松、张佳怡、赵泽瑜、长孙紫妍、张睿涵、高玉杰、张健、杜帆、张孙容菲、陈傲雪、李俊杰、余振坤、岳明珠、陈少强
实践过程
活动以分组形式开展,各访谈小组依据前期规划,通过线下实地走访退休教授、三甲医院和扎根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校友,开展深入交流;线上深度对话,解码医者精神图谱。实践队员们对部分校友进行视频访谈;访谈中,成员围绕校友求学成长经历、职业发展故事、对校训精神的践行等内容展开提问,认真倾听校友分享从医路上的难忘瞬间与深刻感悟,并运用专业设备做好录音录像记录。
[荣休前辈]
撷取杏林智慧星火,照亮医路前行征程
实践队员们线下与退休老前辈——冯再秀老师、雷美容前辈、程和平老师开启了一场跨越岁月的医者对话。冯老师宛如点亮灯塔的引航者,她将专业学习喻为医者立身的基石,强调夯实医学理论根基的重要性;雷美容教授则分享了任教多年来印象最深的教学片段,并对目前护理专业学生需培养的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教导;拥有着数十载辅导员阅历的程和平老师,为我们深度解析了从医学生到临床工作者的关键跃迁路径,精准把脉行业前沿与区域差异,悉心点明隐形竞争力的核心价值。
[省内在岗前辈]
聚前辈经验之智,启医者成长之程
怀着崇高敬意与求知之心,成员们先后与优秀在职校友武汉同济医院常春燕前辈、十堰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护士长李慧前辈、同济医院肾内科护士长李进前辈、太和医院妇科部护士长杨敏前辈,通过线上或线下展开了一场浸润心灵的深度对话。针对医学生最关心的成长路径,常前辈坦言:医学生应在基层的经历中学会实践与理论深度融合,在有限资源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复盘与总结积累经验、深入了解医疗需求,从而明确职业方向;李慧前辈倡导同学们以同理心为笔,在患者的故事里勾勒医者仁心;以协作精神为墨,在多学科交融中绘就医疗新篇;面对求职,李进前辈向实践队员们描述了招聘时的关注点:具备基础科研意识,研究生学历或有科研经验者优先,自身拥有良好的实践与动手能力,能快速适应高强度工作场景;同时,杨敏前辈就护理岗位学历资格要求、护理领域人才缺口以及如何做好心态上的调整等多角度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观点。
[跨省拓新前辈]
基层医疗的温度与力量
成员们作为大一的新生,带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的操锐师兄、扎根山西晋城的饶磊学姐进行线上视频交流。聆听操师兄的话语让我们了解在校期间学习应注意方法,将老师课堂教学与平台教学视频紧紧结合,同时发觉自己的技能,多考一些有用的证书;饶磊学姐用亲身经历为我们揭开了基层医疗的“宝藏价值”:服务厚度重于技术高度。
实践团队成果
本团队于2025年6月4日顺利通过校级重点立项团队答辩,并于6月23日正式获批成为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为实践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阶段,团队于2025年6月27日至7月5日,历时9天完成对9位不同届次、覆盖多领域岗位校友的深度采访。采访创新采用“线上云端对话+线下面对面交流”结合形式,围绕校友职业发展历程、所属行业前沿趋势、面向在校学子的学习成长建议三大核心话题深入挖掘,收集大量有效文字访谈素材、数张图片素材。团队官方账号发出数十篇采访报导,生动传递校友经验,扩大实践影响力。
实践总结
弦歌不辍一甲子,薪火相传六十春。此次暑期寻访校友实践活动,团队以探寻为线,串起湖医药校友们与母校的故事脉络,不仅采撷到了诸多鲜活的校友故事与恳切建议,更使这些所得凝为学校的宝贵积淀,也将激励着在校师生传承校友精神,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六十载医路写芳华,满树海棠又润新芽。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践行医路赓续,声生不息的理念,加强校友联络工作,让校友与母校在相互陪伴中将湖医药的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