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清晨,当第一缕晨光温柔洒向十堰市源园社区,湖北医药学院万众“医”心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已带着急救模型和满腔热忱,开启了一场“安全+成长”的双向守护行动。这场集防溺水教育、急救实践与课业辅导于一体的暑期特别活动,让20余名儿童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安全知识与成长陪伴。
图为实践队员胡俊炎讲解暑期安全知识
防溺水课堂:生命教育从“六不准”开始
“小朋友们,游泳前一定要做‘魔法热身操’,否则肌肉会‘生气罢工’哦!”上午9时,社区活动室内,讲解员李薇用童趣语言拉开了防溺水教育的序幕。针对暑期儿童溺水高发风险,实践队创新设计“三阶教学法”:
原则记忆:通过“防溺水六不准”儿歌(不准私自下水/不准结伴野泳……),配合手势舞强化记忆;
风险感知:播放儿童溺水真实案例改编的动画短片,引导孩子们讨论“如果我是小主人公,该怎么做”;
技能实操:队员王浩然在半身模型上演示CPR(心肺复苏术)操作,“双手交叠,垂直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并邀请孩子们轮流实践。
作业辅导站:专业陪伴解难题
下午2时,社区图书馆变身“学习乐园”。实践队按学科分组,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作业辅导。护理专业的卢苗用“水果分分乐”教具讲解分数,临床医学专业的吴瑞莹通过“人体骨骼拼图”辅助自然科学学习,就连最难懂的科学问题,也被队员们用“水瓶沉浮实验”化解。
图为实践队员詹智雯辅导作业
“哥哥,这道应用题我读不懂……”8岁的朵朵举着作业本小声求助。实践队员张宇恒蹲下身,用画图法一步步引导:“我们把小船想象成饼干,货物是巧克力豆,每次卸载多少巧克力能让饼干浮起来呢?”当朵朵最终算出答案时,眼睛亮得像星星:“原来学习可以这么好玩!”
双向成长:安全种子与责任意识的共生
活动尾声,社区工作人员王女士感慨:“孩子们不仅记住了防溺水口诀,还学会了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暑期课堂太有价值了!”实践队长郑思远则表示:“我们在教孩子保护生命的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纯粹的求知欲。未来会继续开发‘安全+成长’系列课程,让更多孩子成为自己和他人的守护者。”
图为实践队员与儿童合影留念
夕阳西下,孩子们与队员们合影,笑声在社区上空久久回荡。这场夏日之约,不仅为儿童筑起了防溺水的安全堤坝,更在作业辅导中播撒了求知的种子——而万众“医”心实践队的脚步,仍将带着温暖与专业,继续走在护佑童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