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5 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暑期实践组前往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坎街道广垛村,深入调研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实践。实践队聚焦作为滨海县唯一少数民族聚居村的广垛村,探寻其在民族团结、产业发展及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上午九时,团队抵达村部,首先与社区值班人员及随行小学生开展访谈。据了解,广垛村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八分之一,以吴姓回族居多,还有少量苗族、土家族、彝族群众。多民族聚居格局推动村庄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模式,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工作人员指出,长期共处令回汉居民生活习惯趋同,仅饮食尚存差异,回族以牛肉为主食,这也促成菜牛养殖成为广垛村的支柱特色产业。

团队继而走访村卫生室,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情况,并参观“红石榴家园”活动室及民族文化展陈,了解文化融合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广垛村借“道德讲堂”与“厚德模范”评选推动移风易俗,在尊重少数民族信仰基础上传递现代理念。同时,依托民族广场与文化长廊展示回族历史、讲述民族团结故事,以此搭建民族交流、文化交融的桥梁。期间,团队面向小学生开展防诈骗宣传,并与村部合作,利用防诈宣传角案例展板普及安全知识。村干部强调,保障安全感是稳固民族团结的根基。

探访牛肉制品加工户与小吃摊主等环节,团队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到,“吴回庄牛肉”已建立养殖至销售的全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万元,带动近 200 户回族家庭增收。牛肉制品经县电视台宣传及电商平台推广,已成为广垛村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
在广垛新村集中居住点,团队看到完备的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其规划重视民族习俗,专设文化室等。村民反映,从土坯房搬入现代化安置房,周边超市、卫生室完备便利。此外,村办企业解决 300 余人就业难题,并基本实现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全覆盖。
广垛村于 2017 年入选江苏省美丽乡村示范点,并在 2018 年正式获评。其发展受益于“携手助村 5+1”“石榴花开”等政策,借政府主导与多方协作,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振兴、文化保护与环境治理。

实践表明,广垛村借政策扶持、产业赋能、文化融合及民生优化,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多民族地区协同发展提供了有效范例。团队也借此次调研深化了对民族政策的认知,提升了自身服务民族团结事业的实践能力。这一基层实践生动印证了我国民族政策的科学性与生命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