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对水利事业与生态保护的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福州工商学院财经学院青屿安澜实践队(暨“河小禹”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8月21日奔赴漳州市龙海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水利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让队员们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水利工作,深刻感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青春力量助力水利事业发展。
(一)座谈交流,共探龙海水利发展上午9时,实践队抵达龙海区水利局及河长办,与相关领导、业务骨干座谈。水利局负责人以数据和案例,介绍龙海区水资源管理、河湖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情况,重点解读“河长制”成效:多部门协同管控让水环境质量提升、群众护河意识增强,生态补水与污染防治稳步推进,为区域生态奠基。
队员围绕水利工程与区域经济协同、群众参与护河途径、水资源调度优化等提问。针对“平衡水利工程生态保护与效益”的问题,工作人员以西溪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为例,说明工程在提防洪标准时,同步规划生态鱼道、景观蓄水设施,实现功能与生态双赢。
(二)精神洗礼,传承龙江水利精神随后,实践队赴龙江精神展示馆。馆内上世纪60年代堵江截流的历史照片、水利工具、抗洪衣物等,再现抗旱救灾岁月;“1963年西溪堵江抗旱示意图”,展现龙海人民“淹千亩田,灌十万亩”的抉择。听着讲解,队员仿佛亲历物资匮乏年代,龙海人民众志成城、人力扛建材、战旱情保粮食生产的场景,深刻领会“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
离开展示馆,实践队到龙江颂景区观看《龙江颂》片段。剧中龙江人民舍个人、保集体的情节,让队员对龙江精神有了更直观理解,坚定了水利实践中勇担使命、奉献青春的决心。
(三)实地考察,感受现代水利魅力下午,实践队随水利局、河长办赴西溪水闸考察。作为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关键部分,该水闸承担农田灌溉、防洪减灾、流域生态保护等任务。在工作人员带领下,队员沿库区步道了解水位监测、水量调度:水库通过科学生态调度控下泄流量,保障水生生物生存;汛期前腾库迎洪,降低洪水风险,让队员认识到水库是生态平衡“调节器”。
当前西溪水闸处于除险加固二期建设,技术负责人介绍,旧水闸运行50余年存闸门老化、防洪不足等隐患,新建水闸将孔洞从99个减至27个以降控制难度,还兼顾生态景观蓄水,实现防洪、挡潮、灌溉、生态、供水“五位一体”效益。

水闸旁新建的398米“仿生态鱼道”备受关注。过去水闸阻断鱼类洄游,如今鱼道模拟自然水流,设5级缓坡休憩区,配自动补水与24小时水下监测,队员现场看到小鱼洄游,切实感受现代水利对生态的重视。鱼道建成后,洄游鱼类回归、湿地扩大、水质改善,还带动“龙江岁月”景区发展,实现水利、生态、文旅协同共赢。
(四)青春担当,助力水利事业发展一天实践让队员收获颇丰。队长表示:“此次实践让我们走出校园学水利知识,深知其对国计民生与生态的重要性。我们会梳理成果写报告为龙海水利建言,回校后宣传节水护水理念,号召更多青年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福州工商学院财经学院长期以“河小禹”等实践品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此次龙海之行,是学院推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引导青年学子投身社会服务,在实践中练本领、在奉献中践初心,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沈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