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匠心绿电”劳动教育实践团赴云南电网昆明供电局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以“知行合一·电筑春城”为主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产服务一线,在百年电力文脉与现代能源发展的交融中,淬炼专业素养,厚植职业初心。
7月28日实习首日,昆明供电局宣讲员以企业宣传片回溯发展历程,从“耀龙供电公司”创业初期到现代化智能电网企业的跨越,系统介绍组织架构、核心业务及战略方向,并重点解读“知行合一”的企业文化内核。通过“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阐释与一线案例分享,抽象精神化为可感实践。安全监管部以真实案例强调“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筑牢学生安全意识。
午后,实践团赴石龙坝水电博物馆。这座“中国第一座水电站”自1912年点亮西南第一盏电灯,抗战时期为民族工业供电,见证电力工业艰辛起步。馆内“用实核明碑”“永垂不朽碑”“功建名垂碑”分别诠释廉洁自律、铭记奉献与责任追究的精神;一台运行超百年的“功勋机组”更令学生震撼,其稳定运转成为电力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与“实业报国”情怀的生动注脚。
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实时跳动的电网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每一度电背后的精密协同”。跟班学习调度规程、参与应急演练时,他们目睹检修人员高温巡检、带电作业人员高空检修,深刻体会到“课本上的‘安全生产’化作了每一个螺栓的紧固、每一次数据的核对”。
供电服务中心内,智能电表的“计量秤、安全卫士、云管家”多功能应用令人耳目一新。“星心点灯”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故事更触动人心:为独居老人检查线路、为山区学校捐赠光伏设备,用专业传递温暖,让“人民电业为人民”成为生动实践。
在劳模工作室,继电保护专家李辉以“设备如孩子”诠释责任,杨仕军创新工作室“把难题变课题”的理念启发思维,李林昆工作室的技术革新清单展现极致追求。工匠们的故事让学生领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此次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历史到当下的深度跨越。学生们既系统了解现代电力系统运作,更感悟到“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为投身能源事业、守护国家能源安全奠定了认知与情怀基础。华电学子正以“匠心绿电”之名,在春城续写新时代光明篇章。
作者:祝欣航、甄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