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美“花”调研团赴邵阳双清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实地调研
当今,伴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愈发提高,医美行业的蓬勃发展,而各类纠纷也相伴而生。为深入了解医美纠纷背后的法律监督机制,山东大学“医”路美“花”调研团走进邵阳市双清区人民检察院,与相关工作人员展开深度访谈,探寻基层检察院在医美纠纷处理中的工作图景。
一、基本情况:刑事公诉较少,公益诉讼为重点
谈及医美纠纷相关案件的受理情况,检察院工作人员表示,整体案件数量偏少。这是因为多数医美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在法院审理阶段即可得到解决,仅有上升到刑事层面的案件才会由检察院提起公诉,一年通常仅有几件。因此,相较于刑事公诉,检察院在医美领域的工作重心更多放在公益诉讼上,主要是对不合规医美机构进行监督。这些机构往往存在资质不全、操作不规范、使用不合格材料等问题,看似是个体行为,实则已威胁到不特定人群的健康安全,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此外,检察院也会监督市场监管局等行政执法机构是否履职到位,其监督报告等材料也是公益诉讼的重要参考依据。
而在有关民事纠纷的医美案件中,检察院主要发挥法律监督的职能,注重审查法院审判程序的合规性。工作人员介绍,法院对案件证据的处理通常妥善完备,较少出现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监督的重点更多在于审判程序是否存在瑕疵,例如案件审理是否超期等。
二、行业挑战:技术迭代加速,监督需与时俱进
医美行业技术与产品的快速更新,给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带来不小挑战。新的美容材料、技术层出不穷,其合规性判定标准尚不明确,不仅让行政监管部门感到棘手,也给检察院的监督工作增加了难度。
为应对这一挑战,检察院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持续学习行业新知识,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二是开展医疗纠纷解决专项行动,借此熟悉行业动态;三是使用、学习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搭建的医疗纠纷大数据平台,提升监督精准度;四是加强与行业专家的沟通,邀请专家参与案件研究,时刻关注行业新动态、新成果,确保在面对专业问题时能够准确判断。
三、监管建议:下放执法权限,强化责任担当
针对医美行业监管现状,检察院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指出,当前在基层执法层面存在执法权过小的问题,部分基层行政执法机构“有责无权”,对新型材料质量抽检、违规项目行政处罚等关键职权需报请市级部门审批,导致监管效率低下。对此,建议通过权责清单梳理与动态调整机制,适度下放与基层日常监管需求匹配的执法权限,同时强化市级部门对基层的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让基层执法机构既能“看得见”,也能“管得了”。
此外,相关部门还需强化责任担当,严把机构准入关,严惩违法者,健全行业标准,规范医美广告,提升行业公信力。
四、调研总结: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此次调研让“医路美花”调研团对基层检察院在医美纠纷法律监督中的角色与作用有了清晰认识。基层检察院在面对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时,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为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筑牢法律防线。调研团表示,将把此次访谈收获融入课题研究,为推动医美纠纷的合理解决、规范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志愿导诊,温暖患者就医路
- 7月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灵璧县中医医院的门诊大厅里多了一道朝气蓬勃的风景——一群热情洋溢的大学生志愿者早早到岗,开启
-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