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语通南北,筑梦乡村”推普实践队奔赴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怀朔镇,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周“接地气、察实情、办实事”的普通话推广社会实践活动。

精准把脉:走访镇政府,调研先行定方向
实践队成员们首站前往怀朔镇人民政府,与当地分管教育宣传的副镇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展开座谈调研,系统了解了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普通话普及现状、村民学习痛点及推广政策落实情况。实践队员表示,详实的数据与一线工作人员的反馈,为后续普通话推广活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确保推普方案紧扣村民实际需求,实现“精准施策”。
同频共振:切口接地气,推普宣讲聚民心
带着扎实的调研成果,实践队员们走进了怀朔镇合同沟大队,队员们用大白话讲透大道理,通过模拟“就医问诊”“集市买卖”等高频对话场景为村民们献上了一场既接地气又解渴的普通话推广宣讲。“平翘舌要分清,看我的嘴巴,四是四,十是十。”在队员们的细心讲解下,村民们跟着学习普通话发音技巧。此外,队员们还手把手传授沟通礼仪,深入浅出地阐明学好普通话的现实价值。
“我的姥姥因为不会用普通话描述‘肚子绞着疼’(腹痛),导致医生无法准确诊断病情,家人和医生都很着急。”实践队员用自己家的真实案例瞬间击中了村民的心坎,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在互动环节争相开口练习。

校政协力:精准布线,入户推普暖人心
实践队深入阳坡村、张三壕、西仁圪堵村等十余个自然村,“敲门入户”精准推普:他们通过“面对面”交流,在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拉家常、纠发音,鼓励村民开口;“手递手”宣传,逐户发放图文并茂、简单实用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宣传册》;“心连心”调研,收集村民使用感受、学习困难和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详实数据支撑。

推普赋能:立体推普,共筑乡村发展梦
“语通南北,筑梦乡村”推普实践队入选了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此次怀朔之行,实践队利用普通话方便沟通与传达民意的优势,共筑怀朔乡村的沟通桥梁。从镇政府的科学调研,到合同沟的生动宣讲,再到十余村庄的入户深耕,“语通南北,筑梦乡村”推普实践队以“政府搭台+高校发力+村民参与”的模式,在怀朔镇织就了一张立体推普网络。
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同学们在推普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设立以“语助牧歌·电商启航”+“环保推普”为主题的北方乡村推普宣传方案,后续将深入目标乡村实践调研,推动推普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