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阳光学院“艺术赋能青山启航”实践队前往福州市长乐区青山村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阳光学院“艺术赋能,青山启航”实践队 詹小婷 蔡昕诺
为深入贯彻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计划”,积极响应 “艺术乡村”“文创乡村” 建设号召,阳光学院艺术学院 “艺术赋能,青山启航” 实践队于 6 月 24 日赴福州长乐古槐镇青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领青年学子以专业实践扎根乡土肌理,通过艺术创意与文化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实践队抵达青山村后,沿研学路线开展实地走访:在勉斋广场体悟朱子理学文脉,于村史馆研读村落千年发展史,在贡果公园领会 “两山理念” 实践成果,在古榕广场聆听黄勉斋典故,于江夏黄氏祠堂探寻宗族文化根脉。期间,实践队员与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及村委负责人召开 “讲好青山故事,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专题交流会,村书记详细介绍了青山村 “生态 + 产业 + 文化”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重点解读龙眼产业规模化种植、贡果文化节品牌打造等乡村振兴举措,双方就宣传片拍摄达成共识,明确以展现历史厚度、突出生态特色、传递烟火气息为创作方向,为后续拍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保障拍摄工作高效推进,青山村村委与实践队联合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同完成物资筹备与场景布置,村书记亲自协调村民配合拍摄,开放村史馆、黄氏祠堂等文化场所作为拍摄场地,并组织开展龙眼采摘、民俗活动等实景场景还原工作。实践队依据前期调研素材,结合青山村 “古村风韵、生态产业、人文传承” 三大核心元素制定分镜脚本,拍摄方案呈现 “时空交织、虚实结合” 的特点:从航拍青山村全景展现 “青山环抱、河水蜿蜒” 的自然基底,到特写村民采摘龙眼的劳作细节;从村史馆老照片的历史叙事,到党建公园的现代治理图景。村委同步提供历史文献、产业数据等资料,助力内容精准呈现。



实践队携带无人机、高清摄像机、微距镜头等专业设备奔赴拍摄现场,以镜头定格乡村振兴生动图景,涵盖青山碧水、古厝街巷、非遗美食、产业新貌等多个方面。在古榕广场,队员们聚焦当地特色美食,以光影呈现舌尖上的乡村记忆 —— 微距镜头下,蒸腾热气中龙眼丸子汤翻滚的浓稠汤汁、龙眼白丸子汤晶莹剔透的软糯质感清晰可辨;通过慢动作拍摄,裹着粽叶清香的龙眼粽被层层剥开后,糯米与果肉的金黄色泽令人垂涎。除自然风光与美食文化外,实践队还深入挖掘村落人文底蕴,在百年宗祠内采用多机位环绕拍摄,完整记录传统技艺的精湛过程。



截至目前,实践队已完成 10 余个场景、50 余组镜头的拍摄,素材涵盖青山村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及现代治理等维度,将以艺术化影像助力青山村 “贡果” 品牌传播,为乡村旅游引流赋能。此次实践活动既为大学生提供了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振兴的平台,也为古村注入了年轻化的传播视角。正如村书记所言:“青年学子用镜头讲述的青山故事,让乡村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展望未来,“艺术赋能,青山启航” 实践队将持续深化与青山村的合作,以艺术创意为笔、文化赋能为墨,在古村落的沃土上探索更多可能。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