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黎明职业大学"药食同源膳养匠心"实践团队走进泉州保生泉仁堂中医馆,开展了一场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食品科技融合的研学活动。师生们通过实地探访、亲身体验,深入挖掘"药食同源"的千年智慧,为健康食品创新寻找灵感。
本草探微:医师解密时令药膳配伍
在“本草探微”环节,资深医师林龙江结合时令养生需求,生动讲解了两款经典药膳的配伍原理。永春白鸭汤选用当地特产白鸭,配以熟地、当归等药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紫苏饮则以紫苏叶为主料,佐以陈皮、甘草等,能有效缓解空调病症状。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出创新建议:开发即溶紫苏饮冻干产品、研制菌菇风味白鸭汤底料、设计智能体质诊断小程序等,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
图为林龙江医师为实践队介绍药膳
图为林龙江医师与实践队成员探讨药膳创新思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为改良版紫苏饮配方进行装袋作业
匠心传承:百子柜前习得配伍精要
在理论知识的滋养下,实践热忱于药房中蓬勃涌起。在药师悉心指导下,队员们首次领略了传统“抓药”艺术的严谨精妙。面对品类繁多的百子柜,他们全神贯注,谨慎地依照处方进行称量与配伍。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专注神情中却满是对这门指尖技艺的敬畏与热忱。称杆的微微颤动、戥子的轻轻声响,交织成一曲传承的序曲。方寸药柜间,古老药匣与年轻求知的目光奇妙交汇,每一次精准抓取,皆是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一古训的生动践行。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调配中药
经络体验:拔罐推拿感知气血运行
求知欲驱使大家迈向更深入的体验。在针灸推拿师的专业引领下,队员们不仅对推拿手法的基本力道与走向进行了尝试,凝神感知指尖之下气血运行的微妙之处;更亲身实践了两种拔罐技法:传统火罐凭借温热吸附力带来深透的刺激,而现代气罐则因其操作便捷、力度可控的特性,使同学们能够轻松掌握。罐体在肌肤上留下的印记,成为了理解中医外治法“祛邪通络、行气活血”原理的鲜活范例。这并非仅是对技艺的初步涉猎,更是一次跨越时空、以身体为媒介的文化触碰,古老技法在当下得以应用,经络学说在年轻一代的指尖下悄然传承。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正在体验空气拔罐疗法
守正创新:让古方焕发时代活力
中医馆负责人叶伟国表示:“我们正在探索传统验方的现代化应用,通过开发药膳零食、保健饮品等产品,让中医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指导老师肖桂清总结道:“这次实践不仅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中医药文化,更激发了创新思维。青年一代的智慧将为中医药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实践队师生与保生泉仁堂医师合影
青春赋能:双向启发的文化对话
当队员们亲手调配的改良版紫苏饮于中医馆内弥散出馥郁香气时,这场实践活动已超越了单向度的学习模式,演变为一场具有双向启发意义的文化对话。指导老师肖桂清总结指出:“药膳创新的灵感火花,源于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深入领悟。青年一代以科学精神对经典进行解构,以生活智慧对其价值予以重构,这正是中医药文化得以绵延传承、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