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文物保护进社区:与孩子共话文明守护

    发布时间:2025-08-09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古韵今承,文脉长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8月5日,“古韵今承·文脉长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炎武社区,开展了以“认识文物宝贝,争做保护小卫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ppt讲解、互动问答和现场采访等环节,让社区的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种下守护历史的种子,进一步传播文物保护观念。
       下午一点,社区活动中心的小教室里座无虚席,16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带着好奇与期待等待活动的开始。志愿者袁同学打开ppt的瞬间,孩子们的注意力便被吸引了过去。大屏幕上,一张张精美的文物图片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南京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玉器、太上皇之宝、西王母神瑞叠胜玉座屏,苏州的不可移动文物园林以及道前街北遗址中的瓷器遗物等。志愿者还播放了文物保护的相关视频,让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针对小朋友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志愿者特意设计了“文物保护小课堂”:用情景模拟“如果看到有人要在老墙上画画该怎么做”,小朋友们都大声说“要阻止他并告诉大人”。志愿者生动的讲解让“保护文物”从虚无缥缈的口号变成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讲解结束后,志愿者们给小朋友们分发了文物文创冰箱贴来留作纪念,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闪烁着对历史的好奇与对文明的敬畏,让人看到文化传承的希望。活动结束后,志愿者随机对两个小朋友进行了采访,倾听他们对文物保护的理解和想法。接受采访的是一对兄妹,志愿者吴同学问道:“你觉得我们小朋友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呀?”妹妹回答道:“我们去博物馆参观文物的时候不能用手摸,因为这样会破坏文物,如果看到其他小朋友想去摸它们的话,我们就要去制止他们。”志愿者吴同学又问道“通过我们今天的活动,你有学到什么文物相关的知识吗?”哥哥答道:“我知道了文物可以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就是那些瓷器玉器那些可以动的,不可移动文物就是像长城、故宫那些不可以移动的建筑。”孩子们朴素的话语中,藏着的是对文明延续最真挚的期盼。
       夕阳西下,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志愿者与孩子们拍了一张集体合照,照片中,孩子们举着手中的文物文创,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仿佛看到无数颗热爱历史文物的种子正在萌发。文物保护从来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它藏在每一次耐心的讲解中,每一句童言的珍视里,每一个普通人的行动里。当更多孩子像今天这样,愿意用心灵倾听文物的故事,用双手守护历史的温度,文明的火种必将永远传递,照亮未来的路。
   (通讯员吴涔滢)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体察病痛知疾苦,精研医术砺仁心
  • 7月9日上午八点,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AI梦想,携手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前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开展了以病例讨
  • 2025-08-0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