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华东理工大学茶油翠田实践团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在沪明对口协作框架下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回望革命脉络,在朱子文化园探寻理学智慧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密码,为沪明对口帮扶写下精神与产业的双重注脚。

承——红色基因
当日上午,实践团前往三明市尤溪县坂面镇,在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开展实地调研。斑驳的土墙、依稀可辨的红色标语、复原的红军办公场景,每处细节都凝结着苏区军民的坚韧信念;展厅内的历史影像与珍贵文献,串联起中央苏区创建等关键历史节点。实践团成员通过挖掘革命历史背后的动人故事,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深刻感悟先辈奋斗精神,为后续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筑牢思想根基。

探——理学智慧
下午,实践团走进尤溪县朱子文化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追溯理学脉络。南溪书院的半亩方塘,承载着“接纳新事物以保持思想鲜活”的深刻寓意;持续倾倒的欹器,具象化呈现“满招损、谦受益”的处世哲学;韦斋祠内系统展陈的朱子家风家训、苍劲挺拔的沈郎樟,共同勾勒出朱子文化的传承图谱。成员们在与先贤的隔空对话中,深入领会《朱子家训》的治家智慧与哲学精髓。

随后,实践团到访尤溪博物馆。馆内朱熹厅以详实史料生动铺陈朱熹生平、思想成就及理学研究成果,重点阐释“心为一身之本,家为一国之本,德为百事之本,师为教化之本”的“四个之本”理念,以及《朱子家训》中“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等修身齐家智慧,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与价值转化提供了丰富思路。

融——沪明协作
从红色旧址的革命记忆到理学圣地的文化浸润,实践团的一天行程,生动诠释了沪明协作中“价值观共鸣”与“产业链协同”的双向奔赴。团队成员表示,将把此次探寻中汲取的红色精神与理学智慧,深度融入红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创新等实践中,助力沪明两地在对口协作中持续深化合作,共同书写更长远的发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