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精神血脉。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开展红色文化专题调研。实践团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与当地居民进行广泛交流,深入了解当地群众对红色历史的认知现状,收集关于革命精神传承的宝贵建议,力求让当地的红色文化广为流传,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推动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实践团成员走访孝里街道图片贾凯宜摄
红色热土寻根脉,青春步履续华章
济南市长清区浸润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底蕴,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记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这片土地镌刻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这里的革命遗址不仅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最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实践团秉持着探寻历史本真、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怀揣着对革命历史的敬畏与对红色文化的热爱深入长清区开展这次红色文化调研实践,决心深入挖掘基层红色文化资源,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为达成这一目标,实践团成员即刻开展行动,分赴社区广场、临街商铺及居民院落展开全面而细致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进行亲切交流,倾听他们对革命历史的回忆与感悟。其中,一位长者激动地表示:“这些红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不能忘,更不能丢。”他的话语道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在社区广场开展调研时,数位居民积极参与交流,主动分享自己所知晓的革命故事。这些互动不仅为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素材,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交谈图片贾凯宜摄
师者箴言铭使命,薪火相传践初心
在调研的间隙,实践团成员偶遇了一位退休教育工作者。尽管岁月在她面庞留下明显的沧桑痕迹,但其目光依旧透露出睿智与热忱。她回忆起抗战时期,长清区作为革命的重要区域,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到战斗中,其中也包括她的亲人。此外,老教师详细介绍大峰山纪念馆筹建背景及大峰山革命历史细节,并嘱托实践团成员一定要深入挖掘大峰山革命史实,丰富红色故事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将隐藏在其中的深厚文化传承下去。
老教师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实践团成员们的心田。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济南市长清区红色文化的厚重与深沉,也深刻感受到了红色精神传承的深远意义。这些镌刻于时光中的红色印记,既是历史的生动注脚,更是激励青年学子赓续奋斗的精神火炬。实践团成员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勇担传承红色文化的时代重任,在弘扬红色精神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实践团成员到老教师家中调研图片林予淳摄
稚手翻开革命史,童心点亮信仰灯
实践团成员不仅聆听了当地长者与教育工作者关于长清区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讲述,更真切感受到新时代青少年对红色家书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自觉传承。实践团在街道上意外遇到了一位来自孝里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她不仅能生动讲述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故事,更能深刻体会"坚定信仰、舍生取义、家国情怀、薪火相传"的红色家书精神。在采访中,这位青少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当好红色家书的传承人,用自己的声音传递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悟,展现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生动图景。通过这一访谈,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红色家书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正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这些青少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有热情肩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时代重任,让革命先辈的精神火炬代代相传。

实践团成员调研青少年图片林予淳摄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发现,不同年龄群体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在青壮年群体中,只有少数人可以说出本地重要革命历史事件,而老年群体则截然不同,他们对当地历史事件更为熟悉;大部分青少年反映红色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同时许多老年人表示愿意分享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但缺乏有效传播渠道。这种认知断层现象,凸显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紧迫性。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受访群众对当地革命精神的传承都表现出真挚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心。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言谈间都流露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情感。
本次实地走访调研工作圆满完成,通过系统采集口述历史资料、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有效推动了革命历史的活态传承,深化了地方民众的文化归属感与历史认同感。此外,调研所获一手资料亦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鲜活素材和创新思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