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红色家书忆初心 薪火相传向未来——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老战士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循红色印记,践青春担当。”为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知,传承红色精神,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济南市老战士纪念馆,开展红色家书专题实践活动。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带着对历史的追思与敬意,实践团成员踏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句话。在庄严肃穆的雕塑与背景画前,大家驻足凝视,于无声处感悟人民军队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此行,实践团成员们心中还揣着一份特别的期待——在这片镌刻着艰苦卓绝历史的空间里,是否藏着那些沉睡于岁月深处的红色家书?它们或许能从泛黄的纸页、滚烫的文字间,向今天的人们传递穿越时空的革命精神。怀着这份期待,成员们跟随讲解员开启了这此旅程。

                                                       实践团成员初入纪念馆参观图片崔裕昊摄
  在“男儿血洒战场——于庆春一家人”展区,一段满门忠烈的革命事迹徐徐展开。1941年2月,于庆春毅然投身革命,担任村自卫团长。随后,其长子于孟君、次子于孟臣、三子于孟义亦相继奔赴抗日战场。展柜中陈列的于氏家书,于泛黄的信笺上静静诉说着"祖母大人安好……"的思念。质朴的文字不仅承载着革命战士对至亲的深切挂念,更彰显出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定信念与英勇担当。民族危亡时,于家父子放下思念,以热血赴使命,最终,次子于孟臣、三子于孟义牺牲在战场。这些家书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真实记录并见证了于氏父子将个人命运融入家国大义的崇高精神。

                                                                 于孟义家书图片贾凯宜摄
  移步至志愿军相关展区,另一封家书同样震撼。1952年,志愿军收到一封祖国的来信与一张婴儿的照片。信中写道“这是我的四个月的婴儿的照片……你们保证了中国的安全,也保证了新生一代儿童的幸福”,字字句句都是后方百姓对志愿军的感恩。前线浴血与后方牵挂,通过家书紧紧相连,彰显志愿军保家卫国的意义。

                                                                   志愿者的家书图片贾凯宜摄
  参观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于户外纪念区域有序列队,面向革命先辈们的浮雕庄严敬礼。全体成员身姿挺拔、动作规范,以标准的礼节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致敬先辈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传统的坚定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户外敬礼贾凯宜摄
  本次红色家书主题实践深刻表明,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家书,绝非简单的文字遗存,而是革命先辈崇高理想信念与深厚家国情怀的具象化呈现。新时代青年当读懂家书蕴含的深情与担当,让其中承载的精神化为奋进力量,以青春守护山河,以实干续写红色篇章,让红色家书里的信仰之光,始终照亮前行的征途。
作者:王晓玉 卢凯旋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智影未来:探秘放射诊疗新纪元
  • 智影未来:探秘放射诊疗新纪元
  • 7月7日下午,“影像新声代,研学科普进行时”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部署及江苏省深化医改政策要求,走进苏州大学
  • 07-17
  • ACE 实践队 “三下乡”开展逻辑编程课程为中学生筑牢数字探索基石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巴韵南川”社会服务践行团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