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乡村儿童科学梦想,特别是激发他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兴趣,是点燃未来希望、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实践。这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动手创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与微观世界的奇妙。
近日,巢湖学院“我是小小实验郎”志愿服务团队赴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港利社区,将生物课堂搬进乡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细胞器粘土制作与科学宣传”活动。 团队成员以创意为笔,巧手为媒, 带领乡村儿童制作细胞器模型,生动地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播撒下探索生命科学的种子。
活动聚焦生命科学的基础——细胞结构。团队成员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向参与的儿童和村民介绍了细胞作为生命基本单位的重要性,以及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内质网等主要细胞器的形态与功能。
随后,活动进入细胞器粘土模型制作环节。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挑选各色彩泥,揉捏、塑形、拼接。
当一个个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细胞器最终组合成完整的细胞模型时,一个“微观世界”逐渐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诞生。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和探索的兴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抽象复杂的生物学知识变得直观可触、趣味盎然。
此次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也提升了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是青年学子运用专业所长服务乡村科学启蒙、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