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育见·綦江”研究生实践团队在綦江区打通镇大石壁社区活动中心开展科学小实验和手工创作主题活动。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迎来最后一天,团队成员通过“指纹探秘科学实验”、“你画我猜和萝卜蹲游戏”、“创意手工”三大主题活动为孩子们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在欢笑声中完成实践育人接力棒的传递。
探索指纹奥秘,筑牢隐私保护防线 上午主题活动刚开始,实践队员就化身为“科学侦探”,带领孩子们开启指纹探秘之旅。实践团队先为孩子们介绍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并演示具体操作步骤,然后为孩子们发放实验材料,并在一旁协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

(实践队员演示科学实验操作步骤 刘晶晶摄)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在A4纸上按压手指,然后将碘伏涂满玻璃杯内壁,当倒扣的杯子在吹风机加热下逐渐升腾紫红色蒸汽,白纸上倏然显现的棕色指纹轨迹引发阵阵惊呼,“原来我们摸过的东西都会留下秘密记号”。

(孩子们开始动手操作小实验 刘晶晶摄)
实践队员随即向孩子们解释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并借此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强化信息安全保护意识,提醒孩子们既要关注到科学实验的奇妙之处,更要注意保护独属于自己的生物密码身份信息。
趣味游戏互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科学小实验结束后,实践团队带领小朋友们玩起了拼词版你划我猜和萝卜蹲的小游戏,每组派出的代表组成的游戏小队伍轮流进行拼词和猜词,在紧张而激烈的游戏氛围中,孩子们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在“萝卜蹲完茄子蹲”的游戏口令声中,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与孩子们活泼跳动的身影交织。

(你划我猜拼词小游戏 刘晶晶摄)
通过一轮轮不断加速的角色指令转换中,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专注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创意手工制作,展现童真的想象力 游戏欢乐的余韵未消,就到了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实践团队向参与活动的每位小朋友分发了彩色纸杯和卡纸等材料,鼓励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力进行手工创作,小朋友们利用所发材料独立地完成了各自的手工作品。

(孩子们正在专心地进行手工创作 刘晶晶摄)
创作完成之后,小朋友们以小组形式分别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实践团队为所有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和他们的手工作品拍照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了孩子们天真纯粹的笑脸。

(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合影 刘晶晶摄)
临别时刻,许多孩子们拿着自己的手工作品说着“老师,我想把我的手工作品送给你作为道别礼物”他们稚嫩的告别语,是这六天社会实践的最佳注脚。从第一天的防溺水教育到科学实验,从食品安全课堂到手工小课堂,社会实践团队一直践行着“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实践队员用科学小实验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以陪伴温暖他们的童年,使每个相遇的瞬间都成为滋养生命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