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回望漫漫两弹路,种下心中一星梦

发布时间:2025-07-1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七月十一日上午九点,青春火绘梦支教服务队在郧西县涧池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回顾两弹一星历史,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种下两弹一星种子”为主题,对孩子们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宣讲会。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宣讲会,能让孩子们铭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树立“吾辈当自强,自强当吾辈”的积极思想。同时,绘梦支教队的成员们也为宣讲会赋予了趣味性。支教队提前通知孩子们带来了相应的材料,在宣讲会现场手把手教孩子们水火箭的制作方法,让孩子们能亲手做出属于自己人生的“一星”。通过这种方法,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不知不觉间也为孩子们种下了一颗“航天”的梦想。

  回望来时路:宣讲两弹一星历史
  宣讲会的开始始于一张古老的历史图片,上面记录着两柄红旗交汇的时刻。火车呼啸着,从遥远的荒芜雪原而来,却在不久后又呼啸而去,连同所有的资料都被烧的干干净净。
  图为支教队友正在向孩子们宣讲两弹一星历史  梁亚男 供图
  孩子们屏住呼吸,静静的凝听着那段艰苦的过往。在宣讲人的循循讲述下,他们似乎看见那离去的火车,看见一位位隐姓埋名的先辈颠簸着随车进入荒漠戈壁,看见一位名叫邓稼先的物理学家每每在核试验之后奋不顾身的冲入辐射区收集第一手资料…泪花在他们的眼里涌现,紧接着,一道短暂却灼热的白光在他们眼里炸开——1964年的荒漠上,蘑菇云正从大地深处拔地而起,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压的怒吼,是被压抑太久的脊梁猛地挺直的声响。孩子们的拳头不自觉地攥紧,喉咙里憋着一声未出口的欢呼。​
  可还没等这股热流褪去,仅仅2年8个月后,又一朵更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这一次,它带着雪般的洁白,像无数科学家的赤子之心层层叠叠缝缀而成,把震彻寰宇的壮观留给身后的人民,把虎视眈眈的外敌牢牢挡在蘑菇云的阴影之外。
  “在原子弹爆炸两年零八个月之后,氢弹也成功引爆”宣讲人对着孩子们说道。
  惊雷的怒涛刚刚扩散开,嘹亮的歌声在巨雷开道后,带着鲜红的旭日在地平线的东方一同升起。
  “东方红,太阳升...”
  钱学森等等科学家投入无数心血的“东方红一号”,带着中国人不屈的灵魂,冲出重力的舒服,冲向广袤无垠的太空。
  “中国人的浪漫自古以来都是从幽谷黄泉到星河银汉,炎黄子孙自古就在想象宇宙的浩大与宽广,不断的向外探索着,而不是做被重力束缚的灵魂。终于在这一天,千年来所有的心愿汇集成了贯穿苍穹的利剑。我们的一星站在天空的一角,永远闪亮着。”宣讲人微笑道。
  孩子们不约而同的看向天空。九霄之上旅行永不熄灭的星星,浩浩而鸣,稳稳而行,尊尊其名。
  图为宣讲老师与孩子们互动  姜坦拉 供图
 
  种下种子:孩子们亲手制作水火箭
  在制作水火箭的过程中,孩子们分组分工,互相交流与合作,也与支教老师们不断的沟通着新奇的想法。他们用塑料水瓶组合成火箭的主体,用筷子做火箭的支架,又以橡皮封住瓶口,把水与空气作为燃料。
  “嘭”!水火箭成功发射。
  图为支教队友教孩子们水火箭的制作方法  吴晴晴 供图
  四散的水花如同盛开在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他们看着自己制作的水火箭高高飞起,张开双臂欢呼着。幼小的身影与照片中几十年前看着火箭稳稳升空,看着原子弹,氢弹成功引爆的他们那样相像。
  水火箭升空时。喷射而出的水花四散开来,浇在孩子们身上,也浇灌在他们心里。细而无声的滋润着他们心间的那颗刚刚种下的种子。
  “嘭”!
  这次不是水火箭升空,而是那颗名为“两弹一星”的嫩芽突破了种皮,在幼嫩的心房里绽放出细芽。
作者:王海洪校长 赵子凡 来源:青春火绘梦支教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回望漫漫两弹路,种下心中一星梦
  • 回望漫漫两弹路,种下心中一星梦
  • 七月十一日上午九点,青春火绘梦支教服务队在郧西县涧池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回顾两弹一星历史,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种下两弹一星种子
  • 07-12
  • 实践进行时 长安大学“溯源三秦遗韵,赓续文脉薪火”暑期社会实践队探秘西安碑林博物馆,赋能文化
  • 梳理思路,整装再启程:浙理工科艺学生探索上虞崧厦街道更新之路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科左后旗碧野兴乡实践队:聚焦人才振兴 搭建成长阶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