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院“非遗寻踪”实践团:以青春笔触续写文化传承篇章
(通讯员:唐黎,马艺萌,王杰,顾思)这个暑期,泰州学院“非遗寻踪”实践团深入泰州各区县,开启了一场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之旅。团队由人文学院、美术学院的20余名学生组成,旨在挖掘、记录和传播泰州本土非遗文化,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实践团首站来到溱潼古镇,拜访省级非遗项目溱潼砖瓦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古色古香的砖瓦窑厂,传承人详细讲解了从选土、制坯到烧制的完整流程。队员们穿上工作服,亲身体验揉泥、塑形等工序。面对重达数十斤的泥坯,不少队员起初手忙脚乱,但在老师傅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技巧。“原以为砖瓦制作很简单,没想到每一步都暗藏玄机,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队员小林感叹道。
在姜堰面塑工作室,团队不仅学习面塑技艺,还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创作。他们以泰州地标建筑为灵感,设计出一系列小巧精致的面塑作品。为让更多人了解面塑,队员们开启直播,展示面塑制作过程,与网友实时互动。直播吸引了超5万人次观看,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被传统技艺的魅力所折服。
实践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记录兴化糖画技艺时,由于糖画制作对温度和手法要求极高,拍摄画面难以完美呈现细节。团队反复调整拍摄角度和设备参数,连续三天蹲守拍摄,最终成功捕捉到糖画艺人行云流水般的创作过程。
此外,团队还将收集到的非遗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并举办非遗文化展览。展览现场,精美的展品和生动的讲解吸引了众多市民,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家长说:“这样的展览太有意义了,让孩子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非遗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意义。未来,泰州学院“非遗寻踪”实践团将继续前行,让更多非遗文化被看见、被传承泰州学院
作者:唐黎,马艺萌,王杰,顾思 来源:泰州学院“非遗寻踪”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