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超越世界平均水平。作为全国老龄化先行省份,浙江省低龄老年人规模大、健康水平较高,92.9%低龄老人健康状况良好,但其劳动参与率仍显著低于国际水平,与近70%的强烈就业意愿形成结构性矛盾。在此背景下,“银”在起点调查组围绕低龄老年人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主题在浙江省内开展了近1年的调研。
图1 调查组成员杭州调研合照
调研发现,浙江省低龄老年人整体就业意愿较高,但存在就业意愿与就业现状显著失衡、就业收入差距大以及就业环境和“数字鸿沟”制约低龄老年人就业的问题。同时,调查组成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对重要性分析的方法,发现低龄老年人就业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个人年收入对低龄老年人就业意愿的影响最大,家庭存款数和年龄次之,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和个人健康的影响最小。
图2 调查组成员访问低龄老年人
基于上述调研,调查组认为“老有所为”与“共同富裕”的深度融合,需要多方协同推进。首先是政策精准供给,建立“银发就业服务包”,整合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权益保障。借鉴嘉兴试点经验,对雇佣低龄老人企业给予每人每月300元补贴,实施半年来就业匹配率提升27%。其次市场创新驱动,开发“经验经济”新业态。例如杭州某科技公司组建“银发顾问团”,利用老人经验进行产品适老化改造,实现销售额增长。最后是社会氛围的营造,构建“老有所为”评价体系,将老年人社会参与纳入“幸福社区”建设指标,开展“银龄风采”评选,带动老人参与社区服务。
图3 调查组成员邀请居民填写问卷
同时,促进低龄老年人就业需要构建“三维发展”模式:时间维度推行弹性就业,空间维度建设城乡互助平台,功能维度打造“经验银行”。通过建立“浙江省银发人力资源库”,预计可开发50万个适老岗位,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亿元。实现“老有所为”与“共同富裕”的深度融合,需要打破年龄壁垒,构建代际共生的发展生态。这既是应对老龄化的创新之举,更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未来需在政策创新、市场机制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持续发力,真正让银发群体成为共富路上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