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国民航大学实践团队以青春之志,绘就家乡文化传承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5-03-2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2025年寒假期间,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文化地图的织锦——传承之路,百花齐放"实践团队深入探秘家乡特色文化,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以“一脉相承”接力计划为核心,通过“双线并行”实践模式和“三环紧扣”互动交流,凝聚传承力量,开展创新实践,为续写中华故事的崭新篇章注入青春力量。
构树皮里的时光褶皱:花茂村古法造纸的非遗新生

花茂村作为全国知名的古法造纸的发源地,产生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实践队员怀着对传统工艺的敬仰和对乡村振兴的探究,走进家乡附近的古法造纸文创店,采访传承弟子张阿姨,了解了古法造纸的前世今生。此外,实践队员深入花茂村,得知了花茂村将农家乐、特色美食、民宿、大棚蔬菜和观光农业等多元化的旅游项目与古法造纸和土陶文化联系在一起。非遗与旅游业完美结合,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践队员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继续关注非遗,传播非遗,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寻觅椰城文脉,触摸乡音之魂

海口作为琼州文化的发源地,产生了众多的非遗瑰宝,历经千年风霜,仍以鲜活的姿态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实践队员走进海口非遗文化展示馆,参观了椰雕作品和琼剧展演。见证了用现代匠心对话千年技艺。七旬传承人仍坚持每天完成椰雕技艺八小时。3D投影将南宋街巷中的琼剧余韵搬进现代展厅。科技与传统的碰撞让实践队员深受感触。实践队员动情感慨:“我们既要成为非遗的移动存储器,用数字化手段留存这些文化密码。椰壳会说话,我们也做传声筒。守护文化根脉,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让传统在创新中生生不息。”

峡江之上:从故土到纪念馆的文明切片

三峡移民纪念馆作为世界上最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见证,是揭示巴蜀古文化和三峡移民文化最为重要的文化宝藏。实践队员走进三峡移民纪念馆,认真了解移民历史文化和移民故事,了解到三峡移民纪念馆已数字化采集移民纸质文物1600余件,征集三峡移民实物资料3800余件。岁月失语,唯石可言。馆内的每一件展品,每一个场景,都像是一位位无声的讲述者,向大家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些故事不仅是三峡移民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生动体现。站在传统文化传承的桥梁上,每一次发声都是文化火种的传递!

结语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文化地图的织锦——传承之路,百花齐放”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文化传承的使命,为家乡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展望未来,文化地图的足迹仍在延续,实践团队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让家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倾注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中国民航大学实践团队以青春之志,绘就家乡文化传承新蓝海
  • 弘扬沂蒙精神,传递时代温情——"医心沂志"志愿宣讲团走进常利月亮湾小区
  • 志愿青春,温暖春运
  • 志愿青春,温暖春运
  • 今年寒假,怀揣着为家乡发展出力的热忱,我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参加了家乡的“暖冬行动”春运志愿服务。
  • 03-26
  • “红色家书,童心传承” 社区主题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硕2404班团支部举办“践行雷锋精神——青春建功心向党,学习雷锋志愿行”
  • 乡村支教传承非遗
  • 乡村支教传承非遗
  • 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八名大学生在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朱丽娜、专职辅导员张颖的带领下组建了“乡村支教显担当,非遗传承促振兴”“翠
  • 03-25
  • 乡村支教,传承非遗
  • 乡村支教,传承非遗
  • 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八名大学生在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朱丽娜、专职辅导员张颖的带领下组建了“乡村支教显担当,非遗传承促振兴”“翠
  • 03-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