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对话古琴演奏家:当传统邂逅流行

发布时间:2025-03-1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程一帆 汤瑶 杨淇)2月17日,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古韵今声”非遗实践团赴成都市金牛区腊八书房开展寒假社会实践访谈。为探寻传统古琴艺术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实践团队专访了在古琴流行乐曲翻奏领域颇具名气的古琴演奏家李东韵,聚焦古琴传承与发展的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在社会节奏愈发加快的今天,如何让这一古老艺术重焕生机,是众多艺术家所思考的问题。在如今数字化背景之下,李东韵紧跟时事,将古琴与当代流行乐相结合,让古老的音符在现代的旋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为李东韵工作室实景 程一帆供图
 
  古韵盈室:初访与共鸣
  当团队成员刚踏入李东韵的工作室时,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张精致的古琴静静放置在木质琴桌上,背景的绿植与古朴的家具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团队成员与李东韵进行了访谈交流,了解到她对于古琴传承的相关见解,感受古老与现代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访谈伊始,李东韵给分享了她的学琴经历。李东韵老师自五岁起便投身于古琴学习,以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跟随古琴名家曾成伟老师潜心钻研。多年的刻苦学习,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古琴基础,使其对古琴的技法和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
  传承之思:困境与探索
  在谈及古琴传承之时,李东韵指出,一方面,古琴乐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狭窄的受众群体,其低沉的音色、较小的音量,更加适合三五好友共聚赏琴。而探其乐曲形式,也不似古筝、琵琶来的“热闹”;另一方面,古琴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对于三四线小城市,可能面临着专业老师缺乏的困境。
  然而为突破这些困境,李东韵积极探索创新了教学方法。她尝试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古琴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扩大古琴教学的覆盖范围,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古琴。
  
  图为李东韵在回答访谈问题 程一帆供图
 
  融合之美:创新与发展
  在探讨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时,李东韵的古琴与流行音乐融合的创新之举备受关注。他认为,将古琴与流行音乐结合,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年轻听众,还能为古琴艺术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改编流行曲目,古琴得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找到新的落脚点。
  例如,李东韵翻奏的鸟之诗,巧妙地将古琴的悠扬与流行音乐的节奏相结合,在网络上收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抖音鸟之诗单条视频点赞量达151w。这种创新融合,不仅是对古琴艺术的传承,更是一种大胆的发展与突破。
  
  图为李东韵演奏鸟之诗时的画面 来自抖音截图

  未来展望:愿景与期许
  展望未来,李东韵脚踏实地,希望做好日常的教学,继续更新高质量的演奏视频,在精力范围之内完成好古琴事业,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访谈,不仅让安徽财经大学学子对古琴艺术的创新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古琴正以全新的姿态奏响悠悠古韵,演绎时代新声,去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
作者:程一帆 汤瑶 杨淇 来源:程一帆 汤瑶 杨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对话古琴演奏家:当传统邂逅流行
  •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团队“数字时代网络暴力信息的风险治理路径研究” 项目:多维度剖析与治理
  •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开展“童样想法 哲样启迪”志愿活动
  • 公管院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 红心寻英探史 | 赤心焕彩耀华光——实践总结
  •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调研团赴周恩来纪念馆: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德法辅航,矫苗成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