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审观摩:感受司法力量,提升法治素养
在唐口法庭,实践队成员旁听了多起民事、刑事案件的庭审过程,包括专利侵权案、技术合作纠纷等。通过庭审现场的沉浸式体验,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法律程序的严谨性与司法工作的规范性。法官对法律条款的精准诠释以及复杂案件的抽丝剥茧,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技术研发与法律合规必须“双轨并行”,法律是科技创新的“软铠甲”,不可或缺。此次庭审观摩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法治素养,也激发了他们从专业角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兴趣。
二、普法宣传:播撒法治种子,助力基层治理
“法治阳光遍洒吴村”普法宣传活动是本次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队成员走进唐口镇吴村,通过分发传单、讲解法律知识、解答群众疑问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身边。从村里的小卖部到村民家中,从交通要道到田间地头,同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数字化探索:科技赋能司法,拓展专业视野
在唐口法庭的数字化探索之旅中,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智能化设备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包括自助立案机、远程视频庭审、电子卷宗系统、智能辅助裁判等。通过与法官的交流,同学们探究了数字化背后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深刻体会到科技对司法效率的提升和对司法公正的有力支撑。此次数字化探索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集成电路技术在法治领域应用前景的期待。
四、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践行社会责任
结合党建引领,实践队走进吴村村委,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办实事、谋发展”的基层实践活动。通过与村委的交流,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需求,提出了“智慧农业数据平台”等科技助力方案,并计划开展“普法微课堂”,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家电维修、反诈宣传等便民服务。党建与法治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五、实践成果:法治意识提升,综合能力增强
经过此次寒假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显著提升,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法治思维得到了显著增强。其次,集成电路专业与法治的结合让同学们探索了科技与法治的深度融合,激发了从专业角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兴趣。此外,通过庭审观摩、调解辅助、文书送达等实践环节,同学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跨领域交流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最后,在党建学习与法治精神的熏陶下,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显著增强,决心为推动法治建设、服务基层群众贡献更多力量。
六、展望未来:深化校地合作,持续探索创新
本次寒假实践活动是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芯法同行”实践队在基层法治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科技与法治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实践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收获了知识与能力,更坚定了服务社会、推动法治建设的决心。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芯”为媒,与法同行,深化校地共建,让“党建红”与“科技蓝”“法治绿”交相辉映。实践队将继续探索科技与法治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动能,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联系方式与媒体支持:
- 活动主办: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 实践支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唐口法庭
- 媒体支持:任城法院微信公众号、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 更多活动详情:请访问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