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我选择成为南京图书馆党委和宁海路街道工委共建的同心圆暖心书房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区书房与书房中为小朋友开设的非遗课堂之间穿梭。这段经历,让我在童真的眼眸中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在书香氤氲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在书房整理图书时,我常常驻足于那些非遗典籍前。它们安静地躺在书架上,却承载着千年的智慧结晶。当我轻轻拂去书脊上的灰尘,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温度。这些书籍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将古老的技艺与智慧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
最让我难忘的是与孩子们一起制作非遗手工艺品的时光。看着他们专注地画着糖画,笨拙却认真地做着和新年有关的小蛇折纸,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另一种可能。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热情,让我明白文化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创造的生命体。当他们骄傲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我看到了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的希望。
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需要"活态"的呈现方式。单纯的讲解远不如亲身体验来得深刻。当我作为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双手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技艺,更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段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文物,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基因。通过志愿服务,我找到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也看到了文化传承的无限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志愿者的身份,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