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数字浪潮下的青春创想 ——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意向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摘 要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式、途径发生较大转变,促进高质量创新创业,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亦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创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更加注重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和营销推广等。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善于发掘市场需求,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数字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和便利,降低了创业门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了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机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升了自己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数字经济;大学生创业

一、前言

在当今时代,数字浪潮汹涌澎湃,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到大数据的精准分析,从物联网的万物互联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信任机制,数字技术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无数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而大学生,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创新的生力军,正站在这一浪潮的前沿,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准备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字蓝海中扬帆起航,开启属于自己的创业征程。
数字浪潮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创业的门槛。互联网平台让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创业项目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触达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客户;开源软件和云计算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无需巨额资金投入即可搭建起功能强大的创业平台。另一方面,数字时代催生了海量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数字内容、数字服务、数字解决方案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无论是虚拟现实游戏、在线教育平台,还是智能家居系统、数字健康管理应用,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等待着大学生创业者去挖掘。
然而,数字浪潮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数字创业领域的新进入者众多,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打造具有独特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创业项目,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创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以确保创业项目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此外,数字创业还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的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数字浪潮下的大学生创业方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关乎大学生能否实现自身价值、成就创业梦想,更关乎能否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升级转型。通过对数字技术前沿趋势的洞察、市场需求的精准分析以及创业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指南,帮助他们在数字浪潮中找准方向,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创业传奇,为数字时代的繁荣贡献青春力量。

二、调查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推动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到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数字浪潮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如共享经济、直播电商、智能工厂等,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数字创业。例如,《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数字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地位。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创业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各地建设了众多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设备和网络等基础设施支持。同时大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主力军,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和创新思维,对新技术、新趋势接受度高。他们能够快速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将其融入创业项目中,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此外,大学生创业的低门槛、高创新性与他们的优势高度契合,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与此同时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不断发力,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选拔出许多优秀的创业项目,并为其提供资金、技术、孵化等支持。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平台,帮助他们积累创业经验。
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新兴职业和市场需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例如,数字营销、电子商务、数字文创等领域,都需要具备数字技术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将个人兴趣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此外,随着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创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其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还需要政策、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全方位支持。未来,应进一步构建“教育赋能-政策扶持-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的创业支持体系,推动大学生从“意向创业”向“高质量创业”进阶,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三、调查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1、了解大学生对数字经济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创业的意向。
2、了解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
3、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意义

1、 推动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数字经济为大学生提供了低门槛、高潜力的创业机会,通过参与创业实践,大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及风险应对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2、大学生创业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力量,研究大学生创业意向与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
3. 研究大学生创业意向可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方向,优化高等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四、调查过程与方法

(一)调查过程

1.调查成员

本次社会调查的调查人员是湖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中心中心红扬实践队全体调查员组成。

2.调查地点

此次调查地点主要为调查成员所在地的乡村、街道、城镇等地,开展了关于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意向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3.调查对象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全国各高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用了问卷法、文献法以及访谈法。其中以问卷法为主要调查方法。

1.问卷法

在调查的前期准备中,科调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在网上查找了大量资料,每个成员都积极地讨论,献言献策,最终确定了问卷名为《数字浪潮来袭——大学生创业现状的深度剖析——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全卷共有20题,包括9道单选题和11道多选题。题目从列举的维度出发,涉及到问卷对象对于数字经济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创业的意向与行为。各成员积极发放,线上与线下同时结合,随机邀请群众填写问卷,完成调查。

2.访谈法

访谈法是一种通过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或线上交流,收集定性数据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意向与行为”时,访谈法能够深入挖掘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行为特征、面临的挑战以及政策需求等,为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在设计问卷时考虑到被调查者的复杂性,通过访谈等更加容易获得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为我们的调查提供了更加真实而准确的数据。据此我们设计出来的问题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如若存在一些不方便填写问卷或者对知识结构不太完善的市民们采用访谈法,被调查者都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发表了他们的一些看法以及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3.文献法

文献法是一种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已有文献资料来开展研究的方法。它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理论构建、历史研究、现状分析等领域。文献法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资料的系统梳理,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主题的背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中国知网、百度文库、图书馆等查阅了与该课题相关的一些资料。经过团队成员筛选,将查得的资料进行整合处理,寻求合适的问卷题目,为问卷的准确性、适宜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调查情况与数据分析

调查初期,调研团队合理分工,各成员积极参与,查找相关资料,思考适合本课题的问题,然后由队长和副队长对所有成员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整理汇编为一份问卷。此次调研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队员们积极制作并广泛分发问卷,据统计通过问卷的方式共收到2808份有效回答。另外,深度访谈的工作也丝毫没落下。

(一)受访者基本信息

职业分析意在了解被调查者中各个行业领域的分布,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向与行为”的调查中,受访者的职业背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其创业意向、能力、资源获取和风险承受力,因此在调查中需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分析表内数据可知,参与调查人群职业分布:学生:50.5%,农业:14.67%,教育工作者:10.22%,医疗保健行业:7.59%,制造业:7.41%,其他:9.62%。

)数字经济认知与创业意向

1.对数字经济的了解程度

很少了解:24.04%,一般了解:38.71%,比较了解:22.72%,非常了解:14.53%。

2.创业意向

已经有明确计划:18.8%;
有创业意向但无明确计划:34.12%;
暂时不考虑创业:36.11%;
不确定是否适合创业:10.97%。

创业政策与资源了解

1.对创业政策的熟悉程度

非常了解:18.52%;知道部分主要政策:32.59%;仅有模糊概念:32.98%;完全不了解:15.92%。

2.校园创业支持政策了解情况

创业基金与补贴:40.74%;
创业培训与指导:59.69%;
校园孵化器与创业空间:51.46%;
校园创业大赛与奖项:53.38%;
校友网络与导师资源:44.2%。
)创业技能与挑战

1.具备的创业技能

市场调研与分析:49.25%;财务管理:48.97%;团队组建与管理:48.47%;产品或服务创新设计:40.28%;商业计划书撰写:36.08%;营销与推广:35.75%;法律知识:22.9%。

2.创业面临的挑战

创业项目初期资金投入大,融资困难:58.05%;
缺乏数字经济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57.87%;
数字技术更新换代快,难以跟上节奏:42.7%;
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竞争激烈,招募困难:50.39%;
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政策风险:47.97%;

(五)创业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

1.创业优势

创业成本相对较低:54.81%;
技术创新机会多:51.07%;
政策支持力度大:49.43%;
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42.59%;
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和资源:48.4%;
 

2.未来发展趋势

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数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增加:65.67%
5G技术将推动更多数字创业场景的出现:57.34%
数字创业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合规性要求提高:59.3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将深度融合,为创业带来更多机遇:47.72%
 

(六)创业意向转化为实际行为的因素

1.影响创业意向转化为实际行为的因素

学校提供的创业培训与指导:55.34%
实习或实践中积累的商业经验:48.97%
获得风投或天使投资的可能性:48.58%
身边成功创业案例的激励:48.01%
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与创新性:39.14%
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与配合度:38.68%
 

(七)政府与学校的支持措施

1.政府支持措施

建立数字经济创业园区,提供场地与设施支持:59.12%
出台税收减免与优惠政策:54.88%
加强数字经济创业培训与指导服务:54.31%
提供创业启动资金补贴或贷款优惠:39.89%
简化创业审批流程,降低创业门槛:45.66%
 

2.学校创业教育应加强的内容:

市场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53.49%
创业项目策划与商业模式设计:52.71%
财务管理与融资技巧:48.15%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方法:47.15%
数字经济基础理论与前沿动态:36.5%
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37.43%
 

(八)创业的意义与价值

1.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意义: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52.92%
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与职业相融合:48.65%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45.76%
拓展人脉关系,丰富阅历:45.33%
实现就业渠道多元化:35.97%
优化产业结构:37.71%
推动创新发展:29.67%
培养创新人才:24.89%
 

六、思考与建议

(一)发挥政府支持效能,加大资金保障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政府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为使大学生顺利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政府应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并加大资金支持和保障力度。一方面,政府应为创新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提供物质基础。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保障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调动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和动力。另一方面,发挥政府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与大学生共同分析创新创业项目的风险因素,使大学生谨慎选择创业项目,降低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风险和压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

(二)搭建开放创业平台,培育双创意识

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培育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高校应采取多种举措,塑造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双创意识与能力,为其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形势、提高创新创业质量奠定坚实基础。首先,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充分了解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就业环境。在此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加强创新创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双创能力。其次,引导大学生努力向数字经济靠拢。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主要途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带来新机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应依托网络资源整合、网络数据分析,提高创新创业质量。最后,高校应为大学生搭建开放化的创业平台,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双创思维模式,使大学生结合数字经济的发展,积极主动地进行数据信息的获取与资源挖掘。

(三)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提升双创能力

高校作为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主阵地,需发挥双创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第一,高校应增加双创课程占比,重新调整双创课程的课时,通过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使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在课程学习中彼此交流探讨,在思想碰撞中改变思维模式,为日后创新创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融入渗透,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三,配齐高质量师资队伍,及时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的新机遇,高校不仅要为学生养成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创设有利条件,同时也要配备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能够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及时为大学生提供科学指导,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高校应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创新创业的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使大学生有更多空间和机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优质师资力量的引进。围绕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以及技术发展现状,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具备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与丰富创业经验的教师人才,负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实践指导活动。高校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以高质量的双创师资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累积实践经验

创新创业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实践是锻炼学生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与竞争能力,必须要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上,帮助其累积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并在各类课程学习中提高专业能力,为后续创新创业实践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介的信息和资源传播优势,特别是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可以通过各类网站及论坛学习相关知识,及时调整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规划和发展方向,继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质量。除此之外,高校应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实习实践,在社会工作岗位中累积经验,了解企业及公司的运营生产研发模式,在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学生能够形成更强的竞争意识和能力,进而牢牢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创业机会。

七、认识与总结

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转型、社会生活的数字化以及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共同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数字鸿沟、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数字经济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融合,推动全球化进程,注重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报告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尽管数字经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金不足、技术更新快、实践经验缺乏等。报告强调,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降低创业门槛;大学生自身应积极学习,积累经验,提高创业能力。通过多方协作,推动大学生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创新创业梦想,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金秋.数字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辽宁经济,2022(2):52-55.
[2]赵宇.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1(30):99-101.
[3]陈月.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数字经济环境为背景[J].投资与创业,2021(18):18-20.
 
作者:段芙蓉 朱程蕊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湖南城市学院返家乡“飞翔自然 守护生态”实践团在行动
  • “新岁暖冬,情绘敬老院”寒假团队社会实践报告
  •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回访母校”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