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沃野 实践点亮乡村为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曲阜师范大学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积极响应号召,前往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将其独特的地理、人文与产业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
点燃实践热情,共赴青春之约实践队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团队成员针对实际情况和当地资源进行深入讨论,精心策划了详尽的活动方案,涵盖了多个维度的内容,如传统文化的传承、产业创新、乡村教育等。同时,本次会议通过协商,明确了每位成员的优点与不足,使得每位成员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合理分工,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部署会议中,实践队成员还商讨了下乡后计划开展的系列活动的具体细节,例如在幼儿园开展内容多样的支教课程以及举办传统文化节,设计文创以宣传智慧农业,组织彩绘、环保讲座等活动。通过进一步对实践活动细节的商讨,明确其优点与不足 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活动的细节。经过这次会议,成员们对即将开展的下乡实践活动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规划。
图为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出发前的会议部署
筹备乡村之行,传承古韵悠长召开完部署会议后,实践队成员们开启了下乡实践的准备工作。其中的传承非遗传统文化的准备工作,就是利用笔、墨、纸、砚四大文房墨宝,进行写对联和剪窗花等活动,在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新世纪绽放光彩。实践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学习了简单的剪纸技巧,将剪纸艺术与新春文化相结合,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刻体验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实践结束后,成员们将对联和窗花妥善保存,在下乡实践时送给村民,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认同感,促进了代际文化交流,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精美与魅力,通过文化传承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乡村“代际传情,老幼同欢”的良好氛围,促进文化的代际传承与发展。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图为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成员进行对联创作
图为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进行对联展示
传递智慧薪火,点燃希望之光石桥镇将教育与文化传承发展视为核心使命。长期以来,乡村教育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更是亟待满足。到达石桥镇后,实践队迅速根据当地学情制定教学计划。设置了丰富多元的课程计划,在巩固基础学科知识外,还融入音乐、美术、手工等特色课程,力求拓展孩子们的视野。
课堂上,实践队成员们凭借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教孩子们唱古诗、用废弃物品制作创意手工艺品等,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了让教学更贴近生活,老师们还组织户外观察课,引导孩子们探索自然,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写作素材。课间休息时,实践队成员们与孩子们亲密互动,跳绳、做游戏,校园里充满欢声笑语,师生情谊愈发深厚。
支教活动接近尾声时,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举办成果汇报演出,并邀请村民观看。孩子们自信地展示所学,用歌声、朗诵和精彩的表演,表达对实践队的感激。一位实践队成员表示:“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我深感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希望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力量关注乡村教育,助力乡村孩子茁壮成长。”
图为文艺汇演
定格青春瞬间,实践促进成长
实践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齐聚校徽石前,满怀热情与信心,为本次社会实践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校徽石是学校精神的象征,在此集结,提醒队员们将所学所悟付诸实践,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队员们高声喊出队伍的口号,表达了严格遵守实践纪律,团结协作,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决心。
图为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集体合照
曲阜师范大学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的同学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不仅增长了才干,也为沂源县石桥镇的乡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青春的风采和力量。
通讯员:马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