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夏津社会实践报告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响应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三农”一线工作的成绩、亮点和困难,我校推出“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实践活动,在各地区下设乡村驿站,指导老师与本科生共同开展工作,现就调研工作报告汇报如下。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团队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背景、目的、团队组成、实践过程、成果与收获、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建议和展望。
2.背景与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提出的重要战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素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增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同时为推动农村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实践巩固已学专业知识,增强对农业生产的兴趣,了解农业生产现状,为将来投身于农业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为日后高效开展科技强农工作、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深入基层,提供农业技术支持作出思想准备。
3.实践团队组成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四名成员组成。团队成员涵盖了植物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复合材料与工程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在团队分工方面,我们根据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特长进行了合理安排,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驿站情况介绍
团队共有三个驿站点,分别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新盛店镇前胡官屯村、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南城镇朱庙村和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东李官屯镇张官屯村
5.调研流程与方式
为完整贯彻落实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响应乡村振兴这个宏大的主题,我们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了此次调研。团队中每个人分工不同,对接的工作重点不同,有旗帜定制、摄影、记录、采访、实地考察等各项具体工作。活动开始前,我们团队深入了解了有关“乡村振兴”各项文献报告,并借鉴往年学校开展此类活动的经验,使得此次调研顺利进行。在取得挂钩乡村驿站的村委会负责人联系方式后,团队积极协调沟通,并引起村委会负责人的重视,约定实地考察时间与地点。到达所在地后,团队在取得村委会负责人同意后进行采访并以摄影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册。
6.驿站现状及问题
6.1前胡官屯村现状及问题
本乡村驿站总体经济水平偏低,农民发展现状不算良好。首先是村民人口组成比例上,老龄化趋势明显,留守老人所占比重非常大,这不利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甚至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负担。但经过与负责人的沟通后,发现村委会组织定期探望独居老人,村里留守老人大多能得到妥善安置。其次是村民收入单一。除种植玉米、棉花等基本粮食、经济作物外,无瓜果蔬菜等特色产业,也没有养殖场等企业文化,只有小户人家饲养牛、羊、猪等家畜。最后,村里没有新兴力量的注入。在与负责人的沟通中,村里没有大学生实习或者毕业生回村工作。团队认为这也是乡村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也同样离不开大学生这样一个桥梁,将农村发展与学校技术传播连接在一起。
6.2朱庙村现状及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朱庙村的房屋有了明显变化,从以前破旧的土房子变成砖瓦房,还有少量是土房子。在交通方面,政府大力投资乡村公路建设,努力实现村村通公路,截止目前已经基本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这句活一点都不假,农村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业、食品加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朱庙村基础设施完善,垃圾桶在街道上有规律投放,垃圾车定时运输垃圾,送到专门的处理点。有像样的娱乐场所和体育健身设施,身体可以得到锻炼。并且朱庙村内有三个蛋糕厂,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减少了大量劳动力的流出,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朱庙村的城乡社会公利服务完善,大力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救助方式,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此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开始追求时尚、快捷、方便,大多数家庭都购买了大的电视、电冰箱以及电磁炉、豆浆机等家用电器。人们现在不仅要求吃饱,而且要求吃好,吃出质量,吃出营养,吃出品味。现在,家家有电视,有的甚至还有电脑,人们在闲暇之余都能通过这些了解中国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的发展,这大大拉近了农民与世界的距离,丰富了农民的娱乐生活,同时也让他们从中学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新闻、资讯等问题手机都能够解决。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但同时也存在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人口聚集场不规范。小摊贩大都将摊位摆在道路两旁,进出车辆无法通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农村公交的可选路线少,村民不能随时到达目的地,交通不便。
6.3张官屯村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虽然张官屯村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整体上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其次,张官屯村的产业结构单一,没有特色企业支撑,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导致发展情况不乐观,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仍然很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同时,由于教育资源不足,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农民素质提升困难,缺乏创新创业能力,老一辈农民相信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大于相信农业专家给出的指导方法与建议。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道路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7.对未来的建议与展望
7.1针对前胡官屯村存在的问题,所展开一系列工作重点如下: 大力引进企业文化,比如纺织业。企业文化如果发展壮大很可能引领农村发展致富成为特色文化。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切实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本村劳动人口提供工作岗位,注入新活力,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发展特色种植。新农村很多地区存在大棚蔬菜水果种植产业,如果可以加以借鉴并通过学校与政府的支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村的特色种植产业也可以大大促进本村的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7.2针对朱庙村存在的问题,所展开一系列工作重点如下: 农业是基础,农民是关键,农村是重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民富,则天下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朱庙村有三个蛋糕厂,但都是十多年前建设的。为此,朱庙村应加大创新,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推动企业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依据政策扶持使老旧中小企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通过政府支持引导,联合村里的大户、致富能手等把农民科学合理的组织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主体,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7.3针对张官屯村存在的问题,所展开一系列工作重点如下:振兴传统手工艺与文化产业,鼓励乡村居民保护和传承当地独特的文化和手工艺技术,通过市场化运作,将传统手工艺品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以增加村民的收入。推动生态农业与绿色旅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绿色、环保、健康的乡村生态产业链,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镇政府加强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通讯、水利等方面,为乡村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支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对以上三个乡村的共同之处,我们团队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四是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发展特色产业;五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绿色发展。
8.成果与收获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8.1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意义,提高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认识。我们亲眼见证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农民的辛勤努力,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村发展的艰辛与不易。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我们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认识到,农村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此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8.2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团队协作和自身努力,最终克服了困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推动农村发展的重任。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农业农村问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作者:王璇姿 刘薇 任昱 来源:文献资料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奉献夏津社会实践报告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
- 10-06
- 嘉禾匠心|沈刚: 以窑火延续百年璀璨
-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弘扬并传承工匠精神,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嘉禾古韵觅匠心,兴乡承技践华章”实践服务团于2024年8月
- 10-04
-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调查报告
-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青少
- 10-01
- 寻家乡特色,展文旅之风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需要更多的人了解。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