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寻觅家乡变化,宣扬奋斗故事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来地方的进步发展及历史成就,我作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于2024年7月20日,参观了兰溪市光膜小镇、兰棉文创园及兰溪市文化馆。
  1. 交通发展
兰溪曾经因为便利的水运而繁华,但是随着铁路与公路交通的渐趋发达,兰溪的水运交通日渐萧条。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到各地,浙江中西部经济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日渐增长,这使得兰溪水运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钱塘江中上游的水运复兴工程推进到浙西的衢州市,而兰江、衢江、金华江交汇于兰溪,这意味着困扰了兰溪60余年的航运问题就此解决,兰溪迎来了一次水运复兴的重大机遇。
兰溪东站是金建高铁新建车站,建成后兰溪将一步跨入高铁时代。金建高铁未来会是一条繁忙的线路,兰溪东站可以极大发挥停靠站作用。拥有存车线就意味着具备列车始发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金华站无始发高铁的遗憾。新建兰溪东站填补了兰城高铁空白,也贯彻落实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完善了区域铁路网布局、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兰溪东站的建设将会带来较大的客流量,正因如此,附近的兰棉旧址才被人看中改造为文创园。
  1. 科技创新
近年来,兰溪以光膜小镇为核心,加快光学膜、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光膜小镇作为兰溪新兴产业发展的名片,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小镇加快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小镇会成为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图为参观兰溪市光膜小镇。郭虹秀 供图
  1. 文化发展
兰溪棉纺织厂建于1957年,棉纺织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兰溪的重要产业之一。在2000年企业改制组建后,兰棉改制为浙江云山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而老园区因面积太小而被闲置。2019年,闲置多年的老厂房迎来了它的春天——兰棉文创园开始动工。园区现被打造成集传统文化交流展示、创意办公、体育休闲、美食餐饮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文创综合体,做到了“景中有店,店中有景”。

图为参观兰棉文创园。郭虹秀 供图
2022年,兰溪市民文化中心即兰溪市文化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于原址重建,并于2023年9月27日完成竣工预验收。新馆由两幢多层建筑组合而成,成合院建筑结构,整体以江南山水为设计灵感,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将中式建筑结构与现代建筑材质相互结合,通过粉墙黛瓦、人字屋顶,由浅入深演绎江南秀美。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入口处的水景广场,它以捕捉水墨渲染时的缥缈轻盈,构建“山寺的长檐有馨声,江南的小楼多临水”的江南气韵。该馆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记录兰溪文化、讲述兰溪文化、传承兰溪文化,让广大市民在思维碰撞中感悟文化魅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地区文化共融共建共享,为丰富“兰溪日子,有戏有味”文化内涵增色添彩。
 

图为参观兰溪市文化馆。郭虹秀 供图
  1. 环境保护
兰溪位于三江交汇之地,带来便利水运交通的同时,洪水也严重影响着兰溪人民的社会生活。为了降低洪水的危害,兰溪市政府在江边装了很多防洪闸门。西门城楼经受多年洪水冲刷于2014年倒塌。兰溪市政府在城墙倒塌的8个月内耗费巨资进行修缮。在西门城楼防洪作用的基础上,改建为观景平台,同时对近200米的老城墙进行重修以预防洪水。虽然洪水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目前针对洪水的各项措施只能减少损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以通过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来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这也是老城区城市防涝站兴建的原因。
除此之外,兰溪市政府还动工修建了尾水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级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将来自污水处理厂的尾水通过公园的净化系统,经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大程度的稳定出水水质。与此同时,公园将水质净化与休闲观光、科普等功能相结合,设计湿地岛、亲水栈道、景观平台等设施,为周边居民的休闲休憩提供了新场所,有效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
兰溪这个曾经有过辉煌的小城市,在不同人群的努力下艰难地再次站到人们面前。从航道复兴、文创园兴建、文化馆竣工等一系列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兰溪正在稳步发展,她不仅是《昨日青空》中的那个平凡、宁静的南方小县城,也是未来的高铁小镇。兰溪还可以凭借山水风光、人文荟萃的优势发展旅游业,而尾水湿地公园等工程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兰溪的发展添砖加瓦。
走过百年历史,青年人一直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展望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学习与实践当中,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生逢此盛世,我当以青春之我,逐明日之阳。
                                                                                                                                                                                                                                                                (通讯员:郭虹秀)

 
作者:郭虹秀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回顾昆山峥嵘往昔,造就未来辉煌成就
  • 观昆山发展成果之路 叹科技进步辉煌成就
  • 探寻与时俱进昆山路,绘就美好青春新征程
  • 南泰学子三下乡:探与时俱进昆山路 铸美好青春新未来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