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用好用活丰富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近日,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爱国主义宣讲团来到了宣城市泾县开启三下乡实践活动。
PART.01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
红色,是火的颜色,代表光明与温暖;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底色,象征革命与胜利。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参观学习为出发点,以实践活动为落脚点,将课堂搬到历史发生地。通过参观革命旧址、实地走读、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教育引导团队成员真正把爱国主义植根于心灵深处,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精神的践行者,实现了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有效衔接。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走进“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本本文献、一串串数据,无不镌刻了革命先辈彪炳史册的革命壮举,给团队成员带来了灵魂触动和深刻启发。
(志愿者们瞻仰烈士遗物图)

(聆听讲解员讲解红色历史图)
PART.02重走革命路,续写新辉煌
(队员们瞻仰名人提词图)
7月8日,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位于泾县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一进入陵园中便能看到“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的镀金大字,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感慨。这不仅是对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生命的烈士们的崇高敬意,更是一种历史的召唤。烈士英名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不由得让人敬畏。这些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被每一名队员铭记,队员们励志向先烈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队员在烈士墓前肃穆站立缅怀先烈图)
接着队员们跟随讲解员来到了碑廊,碑廊中篆刻着无数国内外伟人为烈士们的题词,其中江泽民总书记写道“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不仅是对烈士们的纪念,更是在向后辈传递一种精神力量。烈士们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不懈、英勇斗争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也要勇敢前行、坚定信念。它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队员们走在碑廊中,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厚重,对革命先烈深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油然而生。队员们为自己是这片土地上的后代而感到自豪,为能够继承先烈们的遗志而倍感责任重大。
(三下乡团队集体合照图)
踏入皖南事变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陵园内巍峨的烈士墓碑,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彰显出无畏无惧的革命精神。展览中详尽的资料与影像,勾勒出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所付出的血与泪,令人心潮澎湃。此行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英雄事迹的铭记,激励后人继承与发扬不屈的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图| 孙杰 史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