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走进乡村课堂

发布时间:2024-08-3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实践团队 李清华 刘翔 李百韬编)2024年8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赴宣城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项目e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阜阳市临泉县关庙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这次活动旨在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将革命文物与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传递给乡村地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在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光辉力量。

  图 1 团队成员与学生们合影 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实践团队 霍如意 摄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思政课”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革命文物不仅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见证者,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此次实践活动,正是团队践行这一理念的生动尝试。

小切口、大道理:用好革命文物这一生动教材

       在活动中,团队紧扣革命文物这一“小切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感人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红色精神。例如,在介绍新四军的革命历程时,团队成员通过讲述一位无名英雄的故事,展示了革命斗争的艰辛和伟大。孩子们在听到英雄为了国家舍生取义的故事时,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向英雄学习,做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通过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团队成功地将革命精神内化为孩子们的思想认知,增强了“大思政课”的感染力。


2 队长李清华领学 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实践团队 霍如意 摄

新技术赋能革命文物,增强“大思政课”的吸引力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历史,团队运用了现代数字化技术,如VR展示、3D模型和全景图等。这些技术手段让孩子们“穿越”时空,仿佛置身于革命场景之中,亲眼目睹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例如,当团队展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全景图时,孩子们仿佛亲临现场,看到烈士们长眠的地方,感受到他们不朽的精神。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对革命历史的兴趣,也让红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动、立体、鲜活。


3 团队展示全景图网站 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实践团队 霍如意 摄

丰富的互动活动:孩子们深受启发,激发探索兴趣

       在活动中,除了讲述革命故事和展示革命场景,团队还精心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例如,在讲解完新四军的战斗历史后,团队成员提问“新四军的精神是什么?”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有的说是“勇敢”,有的说是“无私”,通过这种互动,孩子们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团队还组织了革命故事绘画比赛,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革命历史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图 4学生们观看全景图网站 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实践团队 霍如意 摄

汇聚合力,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大思政课”不仅是一门学校课程,更是一门社会大课。团队此次活动,不仅是高校与地方教育资源的结合,也是对“大思政课”实效性的探索与提升。通过与革命场馆的合作,团队为革命文物走进大中小学课堂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与模式。此次活动也是革命文物与新时代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精神。


5 学生们认真听课 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实践团队 李清华 摄

       通过这次红色文化宣讲活动,计信学院赴宣城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项目e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革命精神的种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种子必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成为勇敢、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是一次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更是新时代“大思政课”理念的具体体现,为乡村地区的红色文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李清华 刘翔 李百韬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湖北医药学院“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南水北调烈士陵园举行庄严悼念活动,缅怀英烈功勋
  • 湖北医药学院“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直播红色记忆,共赴信仰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