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中学子:探索立德树人,弘扬“红医精神”
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红医精神与思政结合”调研团队深入安徽省中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中医药大学进行调研。“红医精神”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具有很大价值,调研团队通过对基层医生、思政课教师、医学生采访及分发问卷,分析新时代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困境,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引导医学生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医”人才。
调研团队通过现场访谈,采访了医护一线工作者,获得“先进个人”的医生以及基层医生,高校思政教师,访谈内容侧重于两方面,一是新时代红医精神在实践中的体现;二是对红医精神融入思政的困境和看法,以了解新时代红医精神实践者的心路历程。
在采访安徽省首届名中医、第二届江淮名医,安徽省“最美中医”,省第一、二批学术传承人,张念志医生的过程中,小队成员受益匪浅。他对调研团队的研究主题非常欣赏并感兴趣,在我们询问“老师您认为您所任的职业过程中有哪些令人引以为傲的收获?有什么经验传授给医学生?”时,他说:“首先是患者的认可,经常有患者说“张主任,这次药服用后,症状好了!你的号真难挂!其次是学生的认同,我的手下已经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很多位,他们分布在祖国八个省市,逐渐成为骨干、专家,为祖国的医疗事业添砖加瓦,我很荣幸也很自豪。”
采访“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全国“医德标兵”,2022年“安徽省最美医生”,李佩芳医生时,作为曾经在抗疫一线的战斗者,他对“红医精神”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红医精神首先要具备为党为国冲锋陷阵的精神,尤其体现在疫情时期,很多医务人员都主动请缨前往抗疫一线,疫情造成了巨大国家损失同时让我们人民协同一心创造奇迹。新时代红医精神的具体体现还在要能吃苦,艰苦奋斗永远是“红医”的典范,想想那时候“红医”的医疗设备条件那么差,依然能够就地取材。现代我们医疗条件那么好了,更不能安于现状,要对病情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及时关注病情发展变化。
我们作为当代的医学大学生,在了解红医精神了之后,不能仅仅只停留于文字的方面,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诠释,培养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患者第一位的精神,以忘我而为人民,深刻理解红医精神。
作者:安中医戴晓凌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五育”齐发展,口腔健康行
- 锦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五育润心,沐光同行”助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日在“小博士幼儿园开展口腔知识宣讲及五育活动。
-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