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青阳县黄精调研

发布时间:2024-08-3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根据中西医结合学院与池州市科技局合作安排,中西医结合学院组成调查组对青阳县九华黄精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来到了酉华镇黄精种植基地西华镇政府和吴振东黄精企业,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等方法,对青阳县九华黄精种植、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对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阳县黄精产业发展现状
“北有长白人参,南有九华黄精”,作为青阳县道地药材,黄精在池州已有12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作为青阳县农业的高效农作物,黄精价格稳定,种植收益高,抗风险能力好,能够帮助当地种植户带来稳定增收。近年来,青阳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开发与黄精相关的食副产品,黄精加工销售品种不断丰富。据统计数据显示,青阳县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年产量6000余吨,实现产值12.8亿元。黄精种植超万亩的有西华镇和陵阳镇,超千亩的有杜村、丁桥和木镇等乡镇。目前发展较大的企业有青阳振东中药材发展公司、青阳新泰中药材有限公司、安徽百草园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池州林达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以九华黄精生产、加工、贸易领域为主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青阳县九华黄精产业发展。
1.先天的自然环境,使青阳县具备良好的地域禀赋。背靠九华山,毗邻长江与青弋江水域,青阳县地域阳光充足,水系发达,有着优质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黄精喜阴怕罕,而青阳县林业资源丰富,水源充沛,为黄精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
2.后天的精心培育,使九华黄精走出大山,长在田野。上世纪 80 年代,在专家指导下,青阳县药农们开始了驯化野生黄精的历程,一步步选苗育苗,最终培育出优质的九华黄精品种,并加以推广。青阳县种植的九华黄精主要品种为多花黄精,据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家检测发现,九华黄精品种多糖含量是中国药典规定含量3倍。由于九华黄精优质的道地种植条件与临床疗效,2016年,安徽省卫生计生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商务厅、省林业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公布“十大皖药”,确定了10种皖产道地药材,九华黄精赫然在列。
3.广阔的市场前景,使青阳县黄精产业发展潜力大。黄精为药食同源品种,《神农本草经》最早记录黄精久食可延年益寿。目前,青阳县黄精加工品种主要有黄精茶、黄精丸、黄精干、黄精酒和黄精糖等。九华黄精声名远扬,在全国中药市场上九华黄精供不应求。
4. 药农的示范效益,使青阳县黄精产业快速发展。目前,青阳县黄精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这一数字几乎是十年前的5倍。据调查显示,通过土地流转、自种药材、基地务工和从事黄精加工,黄精相关产业给青阳县药农带来的收益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的5倍以上,平均每户每年的营收达到3万元以上,有些种植大户甚至达到了营收超10万元。例如,酉华镇乐元村村民吴怀南10年前就开始种植黄精,后来成立合作社,每年收购农民鲜黄精药材近20吨,进行烘干切片后再出售给药材公司,每年营收可达到20万元以上。此外,药农们还自发学习黄精种植技巧,建立药农种植经验交流群,并逐渐辐射到附近陵阳、杜村、丁桥、木镇等乡镇,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二、存在的问题
青阳县黄精产业发展虽然前景看好,但在调研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 4个方面。
1.青阳县整体对中医药宣传不够重视,群众对黄精认识不足。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今中国的智慧和哲学的双重体现。随着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中医药逐渐没落,不被大众所认可。在青阳县调研中发现,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较为浅显,很多人对中医药的认识还停留在“把脉”和‘汤药”青阳县中医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中医药人才建设薄弱,中医药医疗服务未能下沉至基层,导致基层群众几乎享受不到中医药的服务。群众体验不到中医药的作用和疗效,就很难认同中医药,进而支持中医药。实际上,黄精产业的终端是服务于中医临床或中医养生。群众不了解、不信任中医药,导致从事九华黄精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存在产业规模小、零星分散等问题。
2.青阳县药材市场混乱,不良奸商采购外来黄精品种混淆市场,九华黄精品牌信誉遭到冲击。目前,因本地九华黄精产量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迎合市场,青阳县常有不法商人采购外来劣质黄精品种充当九华黄精售卖,大大冲击了本地黄精市场,损坏了九华黄精的品牌信誉,营商环境遭到破坏。
3.青阳县黄精种植成本高,缺乏农业保障。黄精生长习性属于半阴半阳,怕旱,如果栽种在田地中,生长慢,有虫害,且梅雨季节容易腐根。近年来,政府推广种植黄精绿色、有机、无公害,引导农户把黄精种植在山间林下,这无形中增加了种植成本。据调查,黄精种植资金投入较大,从种子种苗、喷灌装置到人工费用,平均每亩投资金额达3000-5000元。另外,林下种植没有列入农业保险范畴,参加保险难度大,农户种植黄精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是制约黄精种植规模的一大因素。
4. 九华黄精宣传力度不够,在全国市场占比份额较小。九华黄精近年来虽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标证明商标、国家森林生态产品等殊荣,但目前还只是区域知名品种,未能有效地推介和宣传,品牌效应未能更好地发挥。在全国市场上,相较于滇黄精和四川产地黄精,九华黄精产量小,知名度不够,价格偏高,优势不明显。
 
作者:卢懋青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心怀桑梓,资助育人——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学生前往广东、贵州进行资助宣讲
  • 蘸“绿水青山”笔墨,绘“乡村振兴”画卷
  • 绘画艺术进社区,笔墨点亮文化情
  • 绘画艺术进社区,笔墨点亮文化情
  • 皖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青年学子积极响应中央关于“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社区绽放光彩”的时代号召,实践团队在2024年7月1日,于安徽省
  • 08-30
  • 下邳寻布渲蓝韵,守正传承征兴潮
  • 下邳寻布渲蓝韵,守正传承征兴潮
  • 八月初,无锡学院"邳州蓝印花布研学"小分队前往邳州市岔河镇良壁村,拜访非遗蓝印花布的传承人王如坤先生,并进行“下邳寻布,守正传
  • 08-30
  • 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宁国市兴宏工艺标本厂魅力实践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