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寓学于趣,综合提升

发布时间:2024-08-2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中国青年网湛江7月10日电(讯员通 邱颖瑶)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通过教育培训、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帮助农村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2024年7月10日,广东医科大学青壤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学子们继续于湛江市遂溪县附城镇马安村开展第三天的义教活动,为当地小学生带来精彩纷呈的课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当日上午,首先由教学部陈珂冉进行“节约粮食教育”的授课,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食物消费观念,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其创新性地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采取问答形式,帮助学生们主动思考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播放与节约粮食相关的教学视频等,使同学们直观地了解每一粒粮食背后的辛劳和价值,知悉节约粮食的具体做法;以及集体朗读节约粮食公约,鼓励同学们互相监督,共同减少浪费。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粮行动,更重要的是意识到了节约粮食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将节约粮食的理念带回家中,影响并改变整个家庭的消费习惯。

图为陈珂冉在进行“节约粮食教育”授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颖瑶 摄

随后,由教学部张志杰进行“男女生身心健康教育”的授课。为促进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各种身心变化与挑战,得以健康成长,其根据学生们的年龄与性别特点,分别就生理发育、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学生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理解并重视自身的健康发展。有趣的情绪卡片互动问答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强自信。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身体健康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调适心理状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为他们的青春健康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图为张志杰协助学生们进行情绪卡片认知学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颖瑶 摄

在现代医疗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传统中医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依然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广中医知识,教学部刘洁涛开展了“中医文化”的授课。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医的基础理论,采用丰富的历史故事、生动的案例分析,使得学生们对中医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课堂上提供给同学们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中医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这次体验,学生们从小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对中医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有望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

图为学生嗅闻中药材气味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颖瑶 摄

当日下午,由教学部苏嘉茵开展了手工艺术兴趣课程。课堂上,在一步步引领下,学生们挥洒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在纸板上勾勒出蝴蝶的轮廓,接着用五颜六色的黏土将蝴蝶填充上色。课程最后,同学们自信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每幅作品都充满个性与创意。开展手工艺术兴趣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发挥创造力的平台,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在享受创作乐趣的同时,学会专注和耐心,培养审美和艺术素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为苏嘉茵和学生一起制作手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伟杰 摄

少有担当多壮志,青春聚力正当时。通过义教第三日以上这四节课,节约、健康、传统和艺术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传承岐黄薪火,弘扬国医精髓”,是青壤志愿服务队开展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青年一代的朝气、才气、正气已然汇聚成吹拂广袤乡村大地的浩瀚新风。未来,队伍的青年学子们将继续秉承教育初心,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教育贡献更多的力量,坚定信念,将积极投身于祖国需要的地方,不负青春、不负国家,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 邱颖瑶)
作者:邱颖瑶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青壤志愿服务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访革命历史,再寻红色记忆
  • 楚雄师范学院学生志愿服务队赴德宏芒市大水沟村进行志愿服务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