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队在开展实地参访调研前确定好了本次参访调研的地点,路线规划以及行程安排,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展。并在7月22日到达了厦门市博物馆开展第一次参访调研,厦门市博物馆承载了整个厦门市的发展历程以及历史文化,其中大部分的事迹都与本次参访的主题息息相关,在厦门历史陈列展区,我们了解到了厦门市自抗战以来的变迁以及陈嘉庚先生对于抗战的大力支持和在厦门创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两所高校的历史进程,他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为立国之本,大力推动本土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次日,我们队在厦门大学校史馆的参观,与前一日的参观遥相呼应,厦门大学本身便是陈嘉庚先生创办,身为校主的他,自然而然地将陈嘉庚精神切身实地地传输给了每一位厦大的师生,让厦门大学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明确的办学目标。厦门大学校史馆不仅陈列了其发展历史,更是嘉庚精神贯穿始终,由此衍生出了厦门大学的四种精神——“爱国,革命,自强,科学”。让所有厦大师生学习铭记。


图1 于厦门大学校史馆参观

图2 于厦门市博物馆参观厦门历史陈列馆
随后我们实践队又前往陈嘉庚纪念馆与集美学村开展实地参访调研,陈嘉庚纪念馆中详细介绍了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参观当日我们队随馆内的讲解人员循着馆内参观导览,从陈嘉庚先生创业之初,到回国开办厦门大学,集美大学,联合国内外华人华侨共同支援国内抗战,以及与陈嘉庚先生相关的名人历史等史料详细的表达给每一位参观人员,陈嘉庚先生将一生财富和精力都无私奉献给了国家的复兴,教育的进步,他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使我们深刻体悟到了“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的不泯信念。而集美学村正是集美大学所在地,该地以集美大学为中心,产生了由几所高校组成的集美学村,同样也是体现陈嘉庚先生创办学校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地方。

图3 于陈嘉庚纪念馆参观
在实践的最后阶段,我们队前往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厦门卓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前往参观,并与其工作人员交流相关技术与工业知识,了解了当代厦门本地的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生产模式,将我们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习相关知识在生产方面的实际应用。

图4 参观工业生产过程

图5 与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技术交流采访
本次为期五天的实践过程,我们实践队通过多个地方多个角度的参访,每个实践地点都运用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向参观者传达了嘉庚精神,我们能够从每个实践地点多次加深对嘉庚精神的理解,深化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对嘉庚精神的领悟与运用,虽然实践周期较短,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行走嘉庚路的脚步停止,我们依然会继续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落实贯彻对于嘉庚精神的体会和实践。
实践时间:2024年7月22日-2024年7月26日
所属学院:厦门大学信息学院
实践队员:胡建军(队长)胡英颂 林文涛 聂海 周禹齐 谢世晨
指导老师:何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