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四川轻化工大学“心育同行”小分队2024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08-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汇集各方力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川轻化工大学“心育同行”小分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泸州市合江县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以扎染文化和剪纸艺术丰富乡村儿童的核心素养,进一步维护和促进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在徐文婷老师的指导下,来自成都、叙永、自贡、达州等城市的9名师生齐聚泸州市合江县,开启了社会实践活动。心育同行团队成员们身着统一服装,携带专业设计的问卷和心理健康宣传单,前往百花亭社区、小桥子街、桂园林社区等地进行调研。他们与居民亲切交流,通过问卷收集儿童心理健康信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识别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获取专业帮助,让居民轻松学习重要知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心育同行”小分队走访了泸州市合江县的雨台山村、符阳村和兴隆社区,组织了以自贡扎染和剪纸艺术为主题的心理团辅活动。孩子们在小分队成员的耐心指导下,学习并体验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出了精美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满意和自豪的笑容。赵春梅女士-符阳村童伴妈妈,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让他们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也是一种亲子互动,有助于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为留守儿童带来了温暖。她希望社会各界能更多地关注乡村留守儿童,让他们的童年同样充满色彩。
        
        

“心育同行”小分队还有幸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邓小玉先生,他作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的专家会员,对非遗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体会。邓先生强调了信息传播不均对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并以泸州市合江县为例,深入剖析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逐渐被边缘化的原因。他提出,非遗文化不仅涵盖了传统技艺,还包含了地方习俗。为了确保这些文化财富能够持续流传并焕发新生,关键在于持续创新,寻找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新路径,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持久传承。
在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三下乡活动中,“心育同行”小分队深入农村,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们也组织与多场了以非遗文化主题的心理团辅活动,旨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儿童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虽然活动时间不长,但它的影响是长远的。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作为青年的责任,坚定了我们服务社会的决心。未来,“心育同行”小分队将继续关注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供稿:宋可唯
作者:宋可唯 来源:宋可唯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四川轻化工大学“心育同行”小分队2024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 “红途领航·诸城探秘:青春力量激活文化根脉与乡村振兴”
  • “青行”三下乡实践团在辽宁省阜新市河西县 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 福师大禁毒防艾先锋团赴泉州南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实践队赴青海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远赴天路格桑花,架起心灵沟通桥
  • 红色传承,医心为民
  • 红色传承,医心为民
  • 7月22日-7月23日,厦门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红医共荣”实践队前往三明市宁化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追寻领袖足迹,感悟伟大
  • 08-22
  • 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汉果兴农”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桂林苏桥镇探索罗汉果的奥秘
  • “青行”三下乡实践团在辽宁省阜新市河西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