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高度重视,2024年7月20日,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洛阳市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与利用服务队,在学院领导及资深学者刘军瑞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的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村落——石碑凹村,开启了传统村落建筑探索与保护的征程。
图为刘军瑞老师带领服务队成员调研测绘古建筑河南科技大学 侯怡新/摄
古村探秘:石碑凹村的前世今生
石碑凹村,一个名字中便蕴含着故事的地方。它原名宣武村,据传曾是唐代女皇武则天的花园所在。然而,历史的洪流中,这里因宋代开国功臣石守信的陵墓及其前矗立的巍峨石碑而得名,成为了石碑凹村。村中那座古老的寨子,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寨内的地道、暗井与窑洞,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古朴。
匠心测绘:古建筑的重生之路
在刘军瑞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服务队成员们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测绘工作中。面对因年久失修而略显破败的古建筑,他们首先进行了细致的现场清理,为测绘工作扫清障碍。随后,挂尺、拍照、读数、绘制草图……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汗水与智慧。他们深知,手中的数据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对传统文化最真挚的致敬。
图为服务队成员在进行建筑测绘河南科技大学侯怡新/摄
团队风采:青春在田野间绽放
在这段旅程中,服务队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彰显了青春的活力与团队的凝聚力。无论是刘军瑞老师身先士卒的榜样力量,还是同学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温馨场景,都让人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与力量。而那些不经意间捕捉到的欢乐瞬间,更是为这次实践活动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色彩。
图为服务队成员在绘制草图河南科技大学侯怡新/摄
古建之美: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
随着测绘工作的深入,一座座古朴典雅的建筑逐渐在团队成员的笔下生动起来。那些精美的木雕、砖雕,以及错落有致的院落布局,无不彰显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跨越时空的美。
图为石碑凹第八路院落河南科技大学侯怡新/摄
展望未来:让传统建筑焕发新生
此次石碑凹村之行,不仅是对古村落的一次深入探索,更是对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一次有力实践。服务队成员们深知,他们的努力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推动乡村古建筑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一环。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承梁思成前辈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支持乡村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让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宝贵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三下乡,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历练,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在石碑凹村的这片热土上,服务队成员们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也为乡村的振兴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服务队在石碑凹村合影河南科技大学 侯怡新/摄
指导老师:刘军瑞、王晶
团队负责人:侯怡新
文稿:侯怡新、程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