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科技助农显实效,实干笃行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4-08-0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赋能乡村,青春筑梦

为深入贯彻“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新质‘电’亮乡村,青年智绘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于盛夏七月,深入江苏省与河南省的多处乡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与实践之旅。
 

图为团队成员在南京星甸街道合影

科技革新,蟹塘新生

在江苏省扬州宝应的射阳湖镇,近万亩的池塘承载着村民的生计与希望。几年前,村民们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通过引入科技手段,采购水体监测设备、增氧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化工具,有效保证了水体情况。实践团队队长胡杰同学,在深入了解当地养殖情况后,不仅分享了南京浦口星甸街道后圩村智慧农业的成功经验,还提议引入更先进的溶解氧自动监测技术,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率。同时,他分享了“支部+家庭农场+养殖户”的生态化网格模式,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提高渔业整体效益,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参观后圩村智慧系统

绿色能源,”电“亮乡村

漫步乡间,一排排倾斜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为乡村提供了清洁电力,更巧妙地融入了农业生产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这些太阳能板不仅发电效率高,还优化了水草生长环境,更降低了损耗。这一创新举措,实现了环保与增收的双赢。团队成员纷纷赞叹,这是绿色能源与生态农业完美结合的典范。
 

教育之光,振兴之路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所在的支教小队,远赴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了知识的光芒。在为期二十多天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用他们的热情和专业知识,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有趣的互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对农业的兴趣。孩子们则用他们的纯真和热情,回报着“小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支教日记中,满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小老师”的不舍,也记录下了志愿者们青春奉献的感人瞬间。
 

图为团队成员在支教小学上课

展望未来,“新质‘电’亮乡村,青年智绘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将继续秉持初心,以科技为引领,以教育为基石,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他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定能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作者:侯起峰 胡杰 梁欣怡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传承粮食文化,江科大学子贯彻粮安在心中
  • 博爱青春之“破雾识真,共筑反诈堡垒”实践团队赴向阳小学开展反诈宣讲
  • 邯郸古韵今风展,文化深掘实地行
  • 弘扬红色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 趣味课堂点亮乡村振兴
  • 穿越千年尘埃,探寻文化根脉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