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国壮老师谈渔民号子——非遗文化与反邪教相结合
为了融合海岛文化与反邪教教育,将舟山独特的传统海洋艺术形式融入反邪教宣传,浙江海洋大学“蔚蓝启航,净除邪影——舟山海岛文化与反邪教宣传结合”三下乡实践团在7月12日上午拜访了洪国壮老师。洪国壮老师是舟山渔民号子传承人。舟山渔民号子,是舟山渔民和船工在打渔劳作中创作出来的,是经过代代相传并且逐渐丰富的的海岛民间口头音乐。在木帆船时代,船上的一切工作都要靠手工操作来完成,集体劳动异常繁重。完成各种工序时,都要喊号子来统一劳作,并调节渔民和船工情绪,久而久之形成了丰富的号子。
图 1:图为洪国壮老师根据反邪教唱词进行创作
团队希望将舟山海岛文化与反邪教宣传相结合,因此,实践团成员此次拜访希望能以渔民号子的形式唱出反邪教。洪国壮老师在听明来意后,对于团队成员学习渔民号子和宣传反邪教表示支持鼓励。洪老师先介绍了有关渔民号子的内容,例如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号子“打水篙号子”“起蓬号子”“吊舱号子”“摇橹号子”,并现场演示了一些经典的唱法。实践团成员提供了事先准备好的唱词,洪老师经过组合创作后,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将反邪教唱了出来。“天下邪教,坏东西。邪法都是,害人精。卖国投敌,像老鼠。大家统统,别信它。崇尚科学,是根本。”
图 2:图为团队成员认真聆听洪老师讲述渔民号子
经过洪老师的讲述,实践团发现渔民号子也和其他非遗文化一样面临传承的困境,会唱渔民号子的人越来越少,对于愿意学习的洪老师都愿意教学,希望把渔民号子传承下去。经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学习了以渔民号子的形式唱出反邪教,也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对于宣传反邪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