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历史古迹开元寺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鲤好泉州,活态人间”实践队与民间艺术家张和平老先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当地居民,有幸目睹了当地著名民间艺术家张和平老先生用画笔描绘古建筑之美,并亲耳聆听了他对泉州古城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
图1:泉州开元寺——一寺双塔世无双
张和平老先生,今年已71岁,是泉州古城的地道居民,也是一位用画笔记录古城变迁的民间艺术家。在过去的37年里,他只要一有空闲,就会穿梭在泉州的大街小巷,用铅笔在A4纸上记录下古城的每一个细节。据张老先生介绍,他从小便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凭借对泉州文化的热爱和自学不辍的精神,他创作出了上千张关于泉州古建筑的写生作品。
图2:张和平老先生写生的现场指导
在开元寺大雄宝殿西廊的一处门边,张和平老先生坐在小板凳上,全神贯注地进行着他的写生创作。他的画笔下,开元寺的东西塔、月台须弥座上的石雕装饰纹带等古迹一一呈现,每一笔都充满了对古建筑的敬畏与热爱。他一边作画,一边向围观的游客讲解这些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对泉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图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鲤好泉州,活态人间”实践队队员认真听取张和平老师的讲解
“你们看,月台须弥座束腰处,有一个很神奇的东西,那就是七十三方石雕组成的装饰纹带上的人面狮身像.”张和平老先生一边指着画作,一边生动地讲述着。在他的讲解下,这些古老的浮雕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让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
图4:实践队队员对张老先生的人面狮身像作品进行观摩
在交流过程中,张老先生还分享了自己在古城写生时的趣事和感悟。他说,随着年岁的增长,体力虽然大不如前,但对古城的热爱却从未減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能够记录下更多即将消失的古城记忆,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图5:张老先生对实践队队员们讲述往事
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先生不仅用画笔记录古城,还积极向游客宣传泉州的历史文化。在讲解结束后,他通常会从包里掏出一叠自己的写生作品,送给感兴趣的游客作为纪念。这一举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泉州人的热情好客,也进一步促进了泉州古文化的传播。
图6: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鲤好泉州,活态人间”实践队队员与张和平先生合影留念
此次在开元寺与张和平老先生的交流,不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古建筑的艺术魅力,更感受到了泉州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传承精神。我们相信,在张老先生等民间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泉州古城的文化瑰宝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