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并蒂同生” ——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赴漳州诏安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日前,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丹诏迎曦”实践队前往漳州市诏安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于实践中聆听党史故事,于调研中体悟红色文化,赋能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竞争力,凝聚强农助农的新合力。
循迹溯源:循红色足迹,悟思想伟力
诏安地处闽粤交界,依山临海,素称福建南大门,漳南第一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一方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在诏安县团委的引导下,实践队先后调研走访了诏安历史革命纪念馆、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革命“英雄村”——林畲村、“闽南革命摇篮”乌山革命根据地,在学思践悟中近距离体悟革命时期闽粤边区的烽火岁月,重温先辈们探寻革命道路时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沉浸式感悟革命先辈们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华章。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 通讯员吴铭煌供图
红色传承: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践队把诏安红色热土上的革命故事带到了课堂,为诏安的青少年朋友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课程。以“红星闪耀在乌山之下”为主题,实践队员们将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学转化为红色故事进行了分享,用红色故事启发他们对党的理解和对党史的热爱,播撒下红色希望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青年学生合影留念 通讯员吴铭煌供图

实践队员谢郁锐表示:“讲好红色故事,是为了让同学们热爱我们所处的这片红色热土,勿忘历史,牢记使命。希望大家沿着革命先辈铺就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用忠诚与奉献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乡村振兴:厚植爱农情怀,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兴则国家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实践队先后来到了公田村八仙茶产业种植基地调研参观,参观了解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赋能乡村振兴,离不开当地产业的支撑,实践队一行来到福建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水产产业特色以及相关加工制备工艺,前往生产车间和养殖基地等参观学习,体悟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企业的发展模式,带动引领当代青年学子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所学所思助力服务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深入养殖基地参观金刚虾养殖方法 通讯员吴志涛供图
文化传承:承非遗之美,传匠心之魂
诏安县同样也是闽南文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实践队员们拜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诏安剪瓷雕代表性传承人沈振泽,在他的悉心讲解下进一步了解了剪瓷雕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在沈振泽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还亲手尝试制作,从选材、切割到粘贴,再到最终的定型,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与制作剪瓷雕作品 通讯员吴铭煌供图

此次实践,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闽南红色热土,于行程中聆听党史故事,于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奋进力量。立足乡村振兴需要,探寻走访了解红色故里的现代产业现状,了解农业建设、产业发展时代需求,鼓励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农情怀,以永不止步的奋斗姿态,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挺膺担当,走在前列!
作者:蔡林涵、朱君翔、郑捷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
  •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并蒂同生” ——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赴漳州诏安暑期社会
  •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合工大学子三下乡
  • 优学东方实践纪实:探索教育新视界,学子共绘成长蓝图
  • 红色记忆之旅:从苟坝村走向历史深处
  • 成都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聚焦城市绿色空间,关注居民心理健康
  • 铭记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立精神,传承爱国文化—建科学院红色经典团队赴新城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
  • 核桃香里见丰年,群黎百姓笑开颜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