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多彩贵州,感悟新兴基建

发布时间:2024-07-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走进多彩贵州,感悟新兴基建
贵州省因其特殊的地理原因,多年来被认作是穷乡僻壤之地。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后,贵州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五城同创取得进展,居民幸福感提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入贵州省毕节市,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政策研读等方式,针对近年来基础设施政策改革进行了全面调研,了解乡村振兴策略所取得的变化与成就。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作为毕节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在政策上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产业上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在人文环境建设上注重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交通设施】
至中央提出“要致富,先修路;要脱贫,路先行”后,贵州政府便开始了道路建设的方针,在地理条件恶劣的山路上,于2019年全线贯通648公里的成贵高铁。这一条铁路是穿越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让乌蒙高原大进大出,四通八达的梦想得以实现,同时也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扶贫项目的实施。
在七星关区,为推动城乡发展,改善交通路线及环境,从2015年便开始“百千万”等工程,改善交通设施及交通安全问题,使乡镇有路且有好路行。
【生活设施】
响应国家政策,七星关区全面开展扶贫政策,精准排查,为贫困人员及时提供帮助。
七星关区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政策兜底“三大工程”,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将政务服务、医疗、文化、教育等服务延伸到搬迁群众身边,切实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七星关区水箐镇,政府为贫困老人建立居住所,并相应地在周边开始建立商业街;在海子街,工厂建设,为被征地人员提供小区居住,并在其他居民区开始陆续建造一些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需求;在天河路,修建天河广场,提高人民幸福感;在公园路,打造反诈主题美食街,提高城市风貌并引流。
并且,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七星关区聚焦基础设施短板,因地制宜谋划了脱贫攻坚水、电、路、讯、广“五通”工程,109.6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2000多个电力设施项目为贫困群众“点亮”致富之灯,4300多公里通村、通组硬化路连通千家万户……
2018年以来,七星关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基站、接入光纤、架设光纤,实现了行政村通光纤,自然村寨、旅游景区、园区、企业等的电信、移动、联通网络的全覆盖,区内主要交通干线及县乡公路、通村公路、通组公路沿线电信、移动、联通网络全覆盖;与邻省交界处的网络信号无盲区。
同时,也在开始各地道路排水问题的解决。沿着道天河的道路,现已经开始分道路进行排水系统的改良。
成果显著
经过对部分人群的采访,脱贫项目的实施卓有成效,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特殊家庭,人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乡镇环境也有很大的改善 脱贫攻坚战在贵州毕节七星关区有不错的成果。
结语
从“源头”到“龙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让涓涓细流润民心,贫困群众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青山到绿水,一条条公路如玉带般百转千回、蜿蜒,延伸到村寨,把未来和希望连成一片,铺就成一幅脱贫致富的幸福画卷;从田埂到山野,广大电力工作者翻山越岭、人拉肩扛,为贫困群众提供最大限度电力保障,点亮贫困村寨的“万家灯火”。在乡村振兴策略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乡镇生活质量,保障人民需求,实打实地改变其风貌,为振兴策略做好基石的作用。
                                                    
 
作者:王子宸 袁诗颖 来源:乡镇实践调查
  • “青春筑梦,科文同行”回访母校实践活动
  • 赋能乡村 筑梦未来 | 飞行技术学院“守望乡土 · 爱川兴蜀”乡村振兴实践团风采展示
  • 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
  •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厚植家国情怀,帮助广大青年学生
  • 07-27
  • 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
  • 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
  •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厚植家国情怀,帮助广大青年学生
  • 07-27
  • 艺启向未来  助力乡村振兴
  • 艺启向未来 助力乡村振兴
  • 暑假期间,安师学子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用画笔装饰乡村,带知识走进课堂,积极助力文化乡村振兴。
  • 07-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