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宋韵文化精神内涵,肩负起“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的文化传承青年使命,探寻宋韵文化元素中“皮影”的现代化创新路径与审美发展,挖掘传统与现代的桥梁。2024年6月27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宋韵迹忆”暑期社会实践文创团在海宁皮影城进行了实地调研,分别进行了对海宁皮影城制作工坊、皮影表演舞台、皮影体验馆的深入探访,在皮影艺术家孙江阳老师的带领下和个人的亲身体中切实探索并学习皮影文化,将皮影戏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民族精神更好应用于现代教育之中。
(图为皮影制作工艺流程图)
活动伊始,为确保实践的顺利进行,实践团成员做了一系列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团队成员们在海宁皮影城进行了系统的皮影戏学习。从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历程、具体制作工艺到主要表演技巧,全面了解了这一古老光影艺术的魅力。孙老师说,“想学会制作皮影很简单,但想要演好一场皮影戏是很需要下功夫的,需要有耐心,毅力。”在皮影工艺制作师孙江阳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演示下,团队成员们对皮影戏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随后,大家亲手参与到皮影的制作过程中去,从选材、雕刻、配色、勾线、定型到上色,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断交流心得,互相帮助,感受“中国影子”的独特韵味。影人们坐卧行走、翻转踢打、提袍甩袖的灵动形象无不将皮影国粹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为孙江阳老师带领实践队成员体验制作皮影)
皮影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南宋时期更是成为全民性的文娱活动。 在孙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拜访了皮影戏领域资深专家高娟琴老师。在交流中,高老师详细介绍了皮影戏的历史渊源、技艺传承以及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关于皮影戏在宋韵文化中的价值,老师指出,皮影戏作为南宋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它通过独特的表现形式,将历史、文学、艺术等多元文化元素融为一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而后,高娟琴老师还针对团队成员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通过此次拜访,团队成员们对皮影戏技艺和传承进行了初步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要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访谈皮影戏领域资深专家高娟琴老师)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观看现场演出。演出伊始,一块精美的幕布轻轻悬挂,温暖的灯光投射于影布之上,各式生动的皮影人物跃然影上。随着身后悠扬起伏的乐器合奏,曲调传统又随画面鼓点节奏变化。在这光影交织的奇幻空间中,皮影人物在艺人巧夺天工的操纵下,犹如拥有了生命,它们翩翩起舞,灵动地演绎着种种或是复杂或是精妙的动作。在海宁皮影城的舞台上,团队成员们欣赏了多场经典皮影戏表演,如《龟与鹤》、《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等。这些表演不仅展现了皮影戏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融入了宋韵文化的装饰、曲艺等经典元素,展现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厚底蕴。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看学习皮影戏)
在总结活动感悟时,团队成员认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皮影戏技艺和宋韵文化,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海宁皮影城在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团队成员们表示,将积极向更多人推广和宣传皮影戏和宋韵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高娟琴老师合影)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团队成员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团成员们将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未来,青年学子应继续深入探索宋韵文化及民间艺术领域,努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
(通讯员:徐盈焰 张凯)(图片:毛俊杰 陆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