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炼人格,品性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曾向广大青年寄予厚望:“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了宣传法律知识,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村民们的法律意识,2024年7月11日,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青春“邮”我,“渝”法前行小队所有成员来到了重庆市云阳县双江街道稻场社区,通过开展情景剧和模拟法庭向居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为了打破千篇一律的宣传模式,激发村民们的参与热情,青春“邮”我,“渝”法前行小队成员通过情景剧与模拟法庭“双翼齐飞”的形式,以两者为核心并融入法律互动问答环节,旨在寓教于乐中传递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信息的可接收性和亲和力。
青春“邮”我,“渝”法前行小队开展的云阳行普法志愿活动展现了普法形式的创新与多样性。通过情景剧这一生动的艺术形式,复杂的法律概念得以简化并具象化,使得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法律教育。
本次情景剧的主题是“AI换脸与电信诈骗”,一个紧贴时代脉搏、极具现实意义的选题。通过两个小场景,该剧深刻揭示了AI技术在被不法分子利用后,如何与电信诈骗相结合,对公众财产安全构成的新威胁。第一个场景聚焦于AI换脸技术的滥用,展示了骗子如何利用这项技术伪造他人身份,进行欺诈行为。第二个场景则转向了电信诈骗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模拟一通看似平常的电话,揭示了骗子如何步步为营,利用受害者的心理弱点,逐步套取其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等重要资料。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电信诈骗的狡猾与残酷,也提醒观众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应保持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人的言辞。
情景剧不仅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感受到了AI换脸与电信诈骗的危害,更激发了他们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关注。这种寓教于乐的普法方式,不仅增强了法律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
小队成员正在表演网络诈骗情景剧
随后小队成员进行以“网络犯罪”为主题的模拟法庭表演。相较于情景剧,模拟法庭少了些许欢乐,多了一分严肃。围绕着网络犯罪的法律案例,小队成员将真实的审判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从公诉人陈述、被告答辩到证人出庭、法庭辩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真实的法庭程序进行。这场模拟法庭,旨在让现场观众置身于真实的法庭审判当中,感受到法律的的严谨与公正。
小队成员模拟法庭表演现场
活动期间,稻场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到:“通过情景剧与模拟法庭来宣传法律知识,打破了传统法律宣传的枯燥与乏味,让法律知识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同时,也切实提高了我们居民们的法律意识。”
本次普法志愿活动,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青年普法志愿者既积极传播了法律知识,又身体力行地践行了青年普法志愿者的使命,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他们巧妙地将法律理论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情景剧这一生动有趣的形式,为云阳县的居民们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教育盛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居民们享受了艺术的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法治意识,提升了法律素养,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法律知识的普及,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生动展现。重邮学子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对法治建设的坚定支持与贡献。
展望未来,重邮学子将继续秉持法治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宣传和教育活动。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一个心灵。
小队成员在稻场社区合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