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
为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12日-7月15日,合肥工业大学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孙埠镇红色调研团队赴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活动。

孙埠镇的红色基因源远流长,这里不仅孕育了如江干臣等一批重要的革命先辈,还曾是宣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部分。孙埠老街,作为安徽省的历史文化街区,自2021年起全面启动了风貌提升工程,进一步彰显了其历史与文化价值。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同学们走进了宣城市孙埠镇的江家场革命烈士陵园,实地调研了宣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拍摄了红色主题的小短剧和乡村纪录片,并访问了敬老院,走访了当地村落的居民。
在江家场,同学们一一参观于江家场红色史料陈列室中,并与当地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了江干臣烈士的生平事迹。在江家场烈士陵园中,实践队员们通过阅读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文,了解到在那个饥寒交迫的旧社会,江家场的村民们为了追求真理和解放,在几十年的民主革命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宣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学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红色小短剧,来缅怀和纪念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他们通过精心编排的剧本和充满激情的表演,将历史场景生动地再现于观众面前,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短剧的创作和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和历史的对话。同学们深入挖掘历史素材,通过角色扮演,将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短剧中的每一个细节,从道具到台词、动作,都经过了同学们的精心设计和反复排练,力求做到最大程度的历史还原和情感传达。短剧中的高潮部分,队员们的铿锵誓言和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更是对革命精神的坚定信仰和传承。
在孙埠镇敬老院,同学们一一记录下老人们口中那段峥嵘岁月的不凡往事,并准备了精彩的思政演讲,与老人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活动伊始,同学们带着笔记本和录音设备,围坐在老人们身边,认真聆听他们讲述那些年代久远但依然鲜活的故事。老人们用沧桑的嗓音,回忆起年轻时的抗战经历、国家建设的艰辛岁月以及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历史的厚重、人生的智慧和不屈的精神,让同学们深受触动。
在记录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时地提问,以确保能够准确捕捉到每一个细节和情感。他们用心记录下老人们的故事,希望能够将这些宝贵的历史见证和人生经验传承下去。

随后,同学们准备了思政演讲,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以及老人们的故事,阐述了对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的深刻理解。演讲中,同学们表达了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分享了他们对于新时代青年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思考。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与老人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他们讨论了国家的发展变化、社会的进步以及个人的成长故事。老人们对同学们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期望。这种跨代的对话,不仅增进了同学们对历史的理解,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新一代青年的活力和责任感。

在探寻红色革命足迹,弘扬红色革命爱国精神的同时,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当地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情况,同学们深入到刘村、正兴村等村落,与当地负责人密切交流,并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适合当地发展的方案,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本次实践活动是合肥工业大学坚持多年的暑期特色活动,让同学们能更多地走进乡村,开展深入的学习调研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