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红色资源“金杠杆”·撬动乡村“热经济”

发布时间:2024-07-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红色资源“金杠杆”·撬动乡村“热经济”
——基于盐城市红色文化资源的调研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精神因传承而不朽,赓续红色血脉,我们必须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盐城是一座英雄之城,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调研活动主要在分析盐城红色文化发展现状、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足以及赓续红色基因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的征程。
【关键词】盐城市  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   乡村经济振兴   特殊群体就业赋能 
一、调研目的
       本次实践活动以挖掘盐城市红色“冷”资源,撬动发展“热”经济为目的,旨在以红色资源“活教材”打造立德树人“强磁场”,激励同学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二、调研背景
(一)选题意义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时强调,要用好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近年来,盐城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加强红色精神的传承弘扬,用好用活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积极探索红色基因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推动红色文化在盐渎沃土上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与此同时,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近年来积极开展有关“讲好红色故事”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思路,为推进青年学生汲取红色基因文化精神,激发红色文化传播与保护动能,凝聚精神力量。
(二)发展现状
       盐城,是一片红色热土,是具有丰富红色阵地和场馆资源的英雄之城,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了具有盐城特色的红色基因。据统计,全市现有红色遗存遗址248处,以烈士命名的镇村128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2处、馆藏革命文物5766件(套),9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资源总量、重要资源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它们承载看闪光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调研过程
(一)调研时间
       2024年7月2日—7月12日
(二)调研地点
        盐城市残疾人联合会德爱大厦、盐城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资源调配中心、沪上阿姨“无声的店”直播基地,盐城市残疾人就业创业试点街道数十家实体店、残疾人手工项目研发中心、残疾人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有爱无障”体验馆、多处以烈士命名红色村镇、福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南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三)调研方式
       文献调查,访谈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走访
(四)实践内容
       1.挖掘盐城红色“冷”资源
       第一站:福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为使盐粒子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充分感受社会环境,培养盐粒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社会的精神,全面发挥盐粒子的自身专业特长,暑期实践小队在霁世雅吟文化科技盐城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淑雅的带领下,共同前往盐城市福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参观调研。首先在指导老师和福才社区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小队参观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部的陈设,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足迹。专项小队通过现场走访调查,并通过与以烈士命名的党员村干部深入对话,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传承的心得和实践经验。与此同时进行资料整合,收集红色文化资源,和党员村干部探讨如何通过电商平台和文创产品推广,促进盐城市红色资源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第二站:南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它承载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更是推动红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第二站实践小队来到盐城市南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感受当地浓厚的乡村氛围和当地文化气息。并参与了“绿色阅读,乐享成长”的读书会活动,在七彩的夏日,助力强国复兴,同心筑梦。紧接着,实践所工作人员给同学们介绍了盐城红色文化在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以及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本次实践,学生加强对盐城冷经济的观感和体验,更加深入了解盐城冷经济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发展,积极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广和保护这一地方特色产业的建议和想法。
       2.发展“热”经济:赋能残疾人电商新业态
       第一站:盐城市残疾人联合会徳爱大厦盐城市德爱大厦是江苏省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残疾人就业服务阵地,内设残疾人创业金街、创客空间、综合服务大厅等功能区,为残疾人提供从创业培训、项目孵化到就业安置的一站式服务。这里不仅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更是残疾人自强自立、实现价值的舞台。首先在团队指导老师和大厦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暑期实践小队逐一走访了“创业金街”各门店,调研大厦主要服务项目。大厦内,从区域布局到服务设施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残疾人群体无微不至的关怀。紧接着,暑期实践小队来到在有爱无碍体验馆,一行人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残障体验。在肢障体验区,体验单手系鞋带、扣纽扣;在黑暗体验馆,通过盲杖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盲道上,深刻体会到了不同残疾类别的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此外,实践小队还参与了沪上阿姨“无声的店”直播现场,深刻体验了整个电商业态的实践过程,并同时在网络上调查收集盐城市残疾人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第二站:盐城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资源配置中心“残疾人就业不仅仅是为他们提供一份工作,更是给他们带来自尊和尊严的机会”。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资源配置中心是一个充满包容与尊重的环境,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专业支持,让残疾人在各行各业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和价值。第二站实践小队来到了盐城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资源配置中心,成员们在这里观察资源配置的运作方式,记录服务对象的参与情况。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更重要是,把目光聚焦在特殊群体身上,去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社会,投身于这样的社会。本次实践中展现出的残疾人就业的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是社会包容和个人奋斗精神的典范。本次参观调研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包容态度和努力,这不仅是法律和道义的履行,更体现了社会公正和人权的实现。
        3.打造红色文化+跨境电商的社区新模式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坚持开展以红色文化内容为主题的活动,如“回眸百年党史,语述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会、“用外语讲好家乡故事”演讲比赛、“用英语讲好家乡故事”大赛等,通过开展此类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引导学生利用盐城红色文化背景优势,承担传承使命。此外,实践小组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到,盐城市积极响应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致力于开拓扩宽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并创新多个新的竞赛赛道,例如近期的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亿学杯”跨境数字营销挑战赛。外国语学院同时积极开设电商平台操作和管理培训课程,举办跨境电商赋能残疾人士专题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和跨境电商从业者分享经验和案例。外国语学院坚持致力于整合各模块的调研数据,分析盐城市红色资源的潜力和市场需求,制定红色文化+电商的推广策略和发展路径,提出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创新了新的规划路线。小队成员还整理收集了外国语学院师生近年来与红色文化经济内容有关的科研成果,了解师生对于盐城市红色文化层面的研究与探讨。通过本次调研,外国语学院学生与教师,接受了一次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传承红色基因,担负责任与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四、调研成果
(一)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深、项目开发经费投入不足,社会各界的参与度有限等现实问题,这些存在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盐城市红色文化经济的未来发展和走向。专项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归纳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四点: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和管理难以及创意相对缺乏、电商新业态的推广难度高、社区新模式的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不稳定以及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亟待解决完善。
(二)成因分析与思考建议
       1.垂直性挖掘,打造品牌文化
       第一,统一纵向垂直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盐城市内的红色遗址和纪念场所众多,它们都是十分宝贵的历史见证,也是红色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着力点,因此必须有效挖掘和充分应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少存在一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指导,导致市内的红色资源整合困难,导致在红色文化价值的创意开发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缺乏深度和广度。为此,在今后的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则要加强对红色文化价值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其认知和认同度。同时,政府部门还需建立统一的资源整合和管理平台,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法规,明确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开发方向,为创意的涌现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支持。
      第二,挖掘红色故事。所有红色革命遗址、物品和纪念场所背后都会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内核,需要通过艺术以及文学等载体使其被发掘出来,进而让所有参观的人从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内涵。但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部分红色故事失传,能被完全传承下来的十分稀少,且能进行复述和见证过的人员也在不断逝去,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挖掘,势必会导致其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被后世所遗忘,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影响作用。为此,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全面加强保护和抢救,比如和烈士后代进行沟通,以文字记录、影像拍摄等手段对背后的故事进行整理,使其中透露出的精神得以传承下去。
       2.发挥城市优势,创新文化产业
       第一,发挥盐城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优势。盐城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发展和创新,充分展示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例如从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这一角度,可以基于盐城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这些产品可以包括红色主题的旅游路线、专题展览、主题公园等,通过深入的文化解说和体验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盐城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另外,还可以注重加强与国际友城和国际文化组织的交流合作,通过文化节庆、文化艺术交流等形式,拓展盐城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化。
      第二,创新文化产业,设计文化产品。基于盐城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创新的文化创意产品,如主题纪念品、文化衍生品等。这些产品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和红色文化元素,通过设计、包装和营销,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基地,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和设计师入驻,促进文化产业的集聚和创新发展,或者还可以与影视产业联合起来,创作大量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在一些纪念日组织开展红色主题的文艺演出,使红色文化血液不只在盐城市当中流淌,更能发展到全国。
       3.强化技术支撑,丰富传播形式
       首先,强化电商新业态的支持与培训。针对残障人士参与的电商新业态,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其参与度和成功率。同时推动市场定位与品牌建设,在推广阶段,注重市场定位的精准性,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提升新业态的市场竞争力。灵活应用新媒体和VR等先进技术。当前时代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上的各项信息都会通过新媒体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受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各项新兴科学技术也不断崛起。对此,则可以借助该技术优势,将盐城市内极具代表性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所制作成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产品,将红色文化场所进行数字化重现,为所有市民和游客提供沉浸式的历史体验,满足其对于红色文化的吸收需求,从中体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变迁,此外,还需灵活运用自媒体应用来加强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性,尤其是能使更多年轻人接受和学习,加强体验感,强化文化感受的深刻性。
       4. 优化社区新模式,促可持续发展
       第一,探索社区新模式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由于地方特色与普适性的平衡问题,社区新模式的可复制性受到地方特色和资源限制,因此如何在不同社区间实现普适性和可持续性仍有待探讨。此外,社区新模式在长期运营和管理上保持稳定性,持续推动红色文化与电商结合的发展至关重要。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制定复制策略和长远规划,结合盐城市地方特色和社区需求,创造可复制的运营模式和长远发展规划,确保社区新模式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监测评估体系,及时调整和改进社区模式,保证其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持续发展。
       第二,平衡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在推动打造红色文化+跨境电商的社区新模式的过程中,为维持社区新模式在长期运营和管理上稳定的基础上,还需制定灵活的政策和策略,来平衡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经济开发需求,推动符合市场需求和文化价值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5.丰富教育资源,培养专业人才
       第一,抓住当地高校和教育机构的优势,培养一大批专业的红色人才。要想实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开发,使其中的精神内核能够得到广泛传播,还需要坚实的人才优势给予一定支持。盐城市是苏北地区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红色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在培养专业型的人才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当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因此必须承担起培养红色专业人才的重任。具体开展时可以直接将相应的文化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编撰等建立完善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使其文化内核能够在高校当中得到普及和弘扬。同时还可以与旅游部门加强联系,给这类人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少专业学习的后顾之忧。
       第二,支持青年学者与创新团队,创建红色文化人才交流平台。新一代的红色文化领域专业人才对推动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展开过程中,可以成立红色文化学术团队、设立红色文化研究奖励计划、开设红色文化创新项目孵化器、建立在线平台与资源库等待。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的领军人才,促进各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动,打破地域局限,提升整体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影响力。
       第三,注重内部与外部资源的联动。盐城市政府可以建立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针对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同时也可以从全国吸引一批综合性人才前来盐城进行经验交流,申报一些国际级的相关科研项目,使项目研究能够和未来盐城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全面拓展文化传播途径,使科研成果能够真正被转化成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五、结语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项目活动,抓好青少年爱国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深厚的革命内涵和鲜明的历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命脉,也是教育人、培养人、涵养人的精神沃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续发扬红色精神,秉持“金杠杆”精神,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适应时代要求,发奋学习,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不畏挑战,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共同见证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 丁倩.新媒体时代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新闻战线,2019(05):106-107.
[2] 黄三生,凡宇,熊火根.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价格月刊,2018(09):90-94.
[3] 荆立群,薛耀文.融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播[J].编辑之友,2020,283(03):74-79.
[4] 赵莉.全域旅游视角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评《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J].领导科学,2019,750(13):130-130.
[5] Sour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itle: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Year:2011.Reference: This report provide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disability and related issues globally, author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6] Author: Cai, S., Jun, M., & Yang,Z.Sou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Title: Implementing Online Retailing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Alibaba.com. Year:2003
作者:周良尧 戴玉汇 丁雪 来源: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国策扶植茶韵长,文化深耕茗香扬
  • 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
  • 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
  •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2日-15日在宣城市孙埠镇开展活动,探索红色历史,助力乡村振兴。
  • 07-23
  •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红色印记映心田,青春力量续华章
  • 红色基因燃希望,科技之光照孙埠
  • 7月12日至15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师生赴孙埠镇,开展“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科技助农新路径
  • 07-23
  • 红色基因燃希望,科技之光照孙埠
  • 红色基因燃希望,科技之光照孙埠
  • 7月12日至15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师生赴孙埠镇,开展“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科技助农新路径
  • 07-23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