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纪实
2024年7月12日-7月15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近日前往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活动,以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成员前往孙埠镇人民政府进行对接
革命遗址展历史,红色精神照未来
孙埠镇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有深厚的红色历史,还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和研究者。实践团队在近日的“三下乡”活动中,深入孙埠镇,重点走访了江家场革命烈士陵园和宣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通过创作纪录片和小短剧的方式,他们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致敬那些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在与当地村民的深入交流中,实践团队不仅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永恒价值,还了解到了孙埠镇广大群众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学术研究和历史探索,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激发了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记录和传播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实践团队为弘扬红色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也为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草根振兴为民计,情暖敬老传精神
在探寻红色革命足迹,弘扬红色革命爱国精神的同时,为了更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情况,同学们走访了刘村和正兴村,与当地负责人密切交流,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合理发展方案,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
团队共同前往孙埠镇敬老院,与老人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队员们记录老人们口中那段峥嵘岁月的不凡往事,并准备了精彩的思政演讲,将革命精神与爱心传递,温暖人心,助力社会和谐。
实地调研田间地,助推乡村新发展
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实践团队深切体验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与面临的挑战。队员们发现,当地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因此,团队向当地村委会提出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建议,例如在水稻种植中采用滴灌系统,有效节约了用水量,提高了灌溉效率。
在技术进步方面,团队还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问题。队员们建议在当地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作物生长情况,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
作者:孙浩泽 照片拍摄:张欣如 指导老师:王鉴颖、陈超亚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研究》阶段性实践研究成果,项目号:23JDSZ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