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路生花——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三下乡之旅
(通讯员:李鑫媛)2024年7月11日——7月16日,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品非遗曲韵,传红色基因”服务团赴邵阳市绥宁县上堡古国开展为期近一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与当地的苗侗民族人民携手举办了一场“非遗音乐会”。此行旨在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强化红色基因的传承。

(邵阳学院赴邵阳市绥宁上堡古国“品非遗曲韵 传红色基因”服务团)
抵达绥宁县上堡古国后,服务团立即投入了与当地苗侗民族的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师生根据当地特色共同创作了《青钱柳茶歌》《木叶情歌》《请到侗家来做客》等作品,并教授芦笙队易小晖团队。芦笙队的队员们认真学习,积极哼唱与表演,他们动作整齐划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文化的传承。为了呈现最佳的演出效果,易小晖老师及其芦笙团队不顾酷暑,与服务团一起紧张排练。这种敬业精神和对音乐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所有人。“只要大家喜欢,我们心里就很满足。”易小晖老师表示。

(服务团教芦笙队表演)
实践活动中,服务团还对当地的苗侗民族人民进行了苗侗歌曲传承现状调研,旨在了解这一文化的传承现状。服务团队表示,传承音乐非遗很重要,对非遗文化的挖掘研究更是刻不容缓。他们与当地苗侗民族深入交流,学习传统歌曲的演唱技巧与背后的文化内涵。

(服务团调研苗侗歌曲传承现状)
随着夜幕的降临,非遗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动感十足的《祭火》作为开场节目,迅速点燃现场氛围。当地居民纷纷表示对此次活动的赞赏与期待。“不错,真不错。这样的活动多搞些,我们喜欢看。”一位上堡古国的村民说,他们早早就来到现场,热情期待这场音乐盛宴。


(祭火仪式)

此次非遗音乐会不仅让观众享受了一场音乐的盛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形式,引发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共同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同时,服务团成员也深刻感受到苗侗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作为新时代的传承者,他们将积极弘扬优秀的苗侗歌曲,让这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视苗侗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