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共同富裕先行区,寻乡村振兴新途径:安吉县慈善促富新实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望。浙江省,作为全国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区,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务实的行动,引领着这一历史进程。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的安吉,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慈善事业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吉特色的慈善促富之路,为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贡献着“安吉智慧”和“安吉力量”。
6月26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慈”站起航,“益”起共富实践团队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深入了解安吉县慈善事业促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安吉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精心安排下,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安吉两山公益社会服务中心。由安吉铭隆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安吉两山公益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的戚月琴为我们介绍两山公益。她着重介绍了“两山女儿”在党建引领下基于扶贫助困展开的服务项目,其中,“治书大礼”项目通过捐赠图书、举办阅读活动等方式,提升农村儿童的文化素养;“逐绿行动”则聚焦于生态环保,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守护安吉的绿水青山;“衣旧情深”则通过衣物捐赠,为贫困家庭送去温暖。这些项目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体的实际问题,更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服务中心图。
随后,实践团队随负责人来到安吉滴水公益服务中心。在郑亮会长的详细介绍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滴水公益如何从最初的一家小组织,逐步发展成为如今遍布全国、呈满天星状分布的公益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如,通过资源整合,巧妙开展养老院建设等慈善项目,帮助实现组织自我造血。成员们切身感受到“滴水公益”这一民间公益品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懈的坚持,在助学、助老、助困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公益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听取负责人介绍图。
最后,实践团队参加了一场以‘安吉县慈善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举措及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情况’为主题的座谈会。
安吉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与安吉慈善总会的负责人,以安吉县‘六无六有’综合救助实施意见为框架,深入剖析了‘竹林鸡’、‘漂流’等乡村振兴与扶贫扶困的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上,他们全面综述了安吉县慈善事业近年来如何通过节流减支筑牢民生底线,通过造血开源开辟持续救助帮扶的新路径,以及通过创新模式实现现代化救助转型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同时,他们也坦诚地提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促进救助更加精准、慈善组织资金筹集难题,以及部分组织作用尚未被正确全面认识等问题。随后,与实践团成员共同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发挥协会商会的作用促进产业振兴,如何自发组织文化协会以推动文化振兴,以及如何协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力量促进组织振兴,以期从多个角度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本次调研活动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安吉县两家发展路径各异但同样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社会组织,还通过参与座谈会,从宏观视角全面把握了安吉县慈善事业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面临的挑战。成员们一致感慨,安吉县慈善事业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其对于推动共同富裕的不可或缺作用显而易见。
调研过程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共同富裕是全民共享的发展成果,是每个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目标。慈善事业,作为这一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内涵远不止于单向的给予,更是一种双向激励、积极向上的社会互动。它不仅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与希望,更激发了他们自我奋斗、创造价值的内在动力,共同绘就了共同富裕的生动图景。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慈善事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构建美好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他们深感责任在肩,决心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关注并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慈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